汪泽民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四句写诗人在浙西的所见所感,“昔献明经策,因知侍御贤”二句是诗人在浙西与张廉访相见时作的自谦之语;“陈蕃能解榻,文举乃忘年”二句则是诗人对张廉访的赞美之辞。后四句写张廉访为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而诗人也以野人的身份观风听政,颇有所得。 【答案】 译文:我当年献上对策,就知道您是一个贤明的人。您像陈蕃那样能够放下架子接见我,像司马相如那样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来拜见您
紫山寺晚望 胜绝瞿硎地,中藏六洞天。 山门云引路,石室月通泉。 鸟径莓苔涩,僧房紫翠连。 曾闻地主说,怅望夕阳边。 注释: 1. 紫山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紫阳街道,是一座古老的寺庙。 2. 瞿硎(qú cì):地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3. 胜绝瞿硎地:形容瞿硎的景色非常美丽,无与伦比。 4. 中藏六洞天:指紫山寺内有许多神秘的洞穴,宛如仙境一般。 5. 山门云引路
注释: 寄浙西张廉访二首 1. 寄诗给浙西的张廉访,表达我对他的敬意。 2. 当代皇华使,指的是我作为使者前往外国交流。 3. 张纲德业优,指的是张廉访的品德和事业都非常优秀。 4. 弓刀闲上将,旌节按诸侯,形容他的职位很高,能够管理整个地方。 5. 强御成擒虎,高才善解牛,用这两个典故来形容他的能力和成就。 6. 遥怜浙江水,不向宛溪流,表示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
【注释】 翠微:指山的北面,这里指庐山。 麻衣:和尚的衣服。 锡杖:僧人用来拄着走的器具。 无尘地:指山间空气清新。 宿雨天:早晨的雾气。 明当临绝顶:明天就要到达山顶了。绝顶:最上面的地方。 禅榻:僧人坐禅用的垫子。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庐山翠微寺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僧院景色,后三句写登寺远眺的所见所感。首联“堂上麻衣坐,阶前锡杖泉”,描绘出一幅宁静而肃穆的景象
轩辕轻举同浮丘,黄山到今仙境留。 攒峰排云三十六,势压地轴雄南州。 玄乡倒景接虚旷,太空清气凭萧飕。 恍疑万里运鹏翼,政似五月思貂裘。 尝闻丹炉灵药在,宝光夜静干斗牛。 我行虽云惬素尚,黄鹤不返令人愁。 忆年弱冠披图经,白发荏苒四十秋。 遐观奇绝勿轻去,山灵特为驱烟雾。 吾宗诗翁期不来,天风吹落惊人语。 何时同此采真游,尘缘誓将脱羁囚。 人间万事一杯酒,鼠肝虫臂徒包羞
湘中三年梦乡井,敬亭重游心目醒。 双流夹镜一溪来,千仞齐云两峰并。 丛祠秋报同奠桂,兰若晚酣催煮茗。 晴岚暖翠约花时,往觅丹梯登绝顶
改序欣幽景,夏绿荫闲轩。 慕谢阅篇翰,清心绝嚣烦。 中有帆海作,采真遂孤鶱。 既感鲁连志,亦著任公言。 明哲古所尚,用舍道俱存。 临川乃逃逸,恻怆不可论
江城欲破竟何为,独有孤臣谨自持。 骂贼肯教双膝屈? 忠臣不顾一身危。
簇簇霏霏委地红,阑干不解隔狂风。 时人莫道寻芳晚,留得馀春绿树中。
十八岩前罗汉竹,百千洞里老龙泉。 山僧约我重来日,花落花开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