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质
【注释】 艮岳:宋高宗时所建的一座行宫。跨云亭:在行宫内,为登临眺望之处。地高、天近:指地势高峻,临近天空。怯凭栏:害怕独自站在高处而心有所动。下视:向下观看。咫尺间:很近的距离。轻雷:细碎的雷声。飞雨:迅速的降雨。过前山:经过前面的山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艮岳跨云亭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地高天近怯凭栏,下视浮云咫尺间”两句诗
艮岳百咏·萧森亭 晨曦玲珑,夜雾消散。四檐常伴好风来。 不应班竹林中见,却似松根琥珀堆。 注释: 晓日玲珑:早晨的阳光明亮而清澈,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 宿雾开:夜晚的云雾散去,天逐渐放晴。 四檐:指亭子的四面檐口。 好风来:指春风拂面,带来清新的气息。 班竹:一种竹子名,因竹节排列像军队的行列而得名。 竹林中见:在竹林中看到,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松根琥珀堆:形容松树根部像琥珀一样,色彩斑斓
注释 艮岳: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在汴京城建有艮岳(山)和艮岳行宫。此诗指艮岳行宫。百咏:诗人游览艮岳时所作的诗词歌赋。清赋亭:诗人游览艮岳时,为清赋亭题写的诗词。 译文 四海之内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万物和谐相处,太平盛世只唱颂歌。我欲追寻林下的骚人志士们的创作意趣,却只能临流吟咏得更多佳句! 赏析 此诗以赞颂艮岳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首联写天下太平,物华天宝,万民欢腾
【注释】 艮岳:指宋真宗时在汴京建造的大内园林。百咏:即百韵诗,是唐代盛行的诗歌体裁之一。麓云亭:位于山麓之云气缭绕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山顶所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句中的“白云”和“红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山顶上的宁静与超然。次句描绘了白云飞腾的壮丽景象,以及它们带来的清凉之感。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山顶上的感受,他感到自己的存在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
【注】艮岳:宋徽宗时所建的艮岳,在今安徽当涂县。 翠微:指山林。轩楹:指亭阁建筑的廊柱和屋檐。欲雪云生四面峰:想见雪白覆盖着山峰。 璀璨:灿烂夺目。地铺红玛瑙:形容山石上红色的苔藓犹如红玛瑙一般。巑岏:高峻不平的样子。碧芙蓉:形容山势像芙蓉花一样娇美。 赏析:此诗写山景之美。首句“轩楹正在翠微中”,点明方位与位置。第二句“欲雪云生四面峰”,想象出一幅美丽的雪景,令人心旷神怡。第三
【注】艮岳:即“万岁山”,位于今江苏南京市北。 凭高玉辇每从容,中路尝闻憩六龙。 尘外有人如到此,便须行彻最高峰。 译文:我登上山顶,倚靠着玉辇(帝王乘坐的车子),心情悠闲自得;在路中曾经听到过帝王休息的地方。 尘外有人如此来到此地,便必须一直走到最高的山峰上才能到达。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咏万岁山之景来表达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首句写登上山顶时的心情,第二句写曾听闻帝王休息之地
艮岳百咏 介亭 注释:云栈横空入翠烟,跻攀端可蹑飞仙。 ——形容介亭的壮丽景象,云雾缭绕,仿佛通向云端,攀登上去就能见到神仙。 介然独出诸山上,磊磊排衙石满前。 ——形容介亭的独特之处,它矗立在众山之上,石头层层排列,显得十分壮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艮岳(今泰山)中一个著名的景点——介亭。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介亭的壮丽景色和独特地位刻画得淋漓尽致。首句"云栈横空入翠烟
【注释】 艮岳:北宋宋徽宗赵佶在汴京建的行宫,后改建为艮岳宫。 飞鸿:大雁。 凭栏:倚靠栏杆。 地占最高处:指地势高耸入云。 恢恢天宇宽:指天空广阔无垠。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抒怀诗。作者在登临艮岳极目亭时,极目远望,只见眼前万里河山,大雁南飞,凭栏四顾,但见山川风月,一片清旷。诗人不禁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感叹自己身居高位而心系苍生,不禁感慨自己的身世浮沉,不禁对宇宙人生产生无限遐想
【注释】:艮岳,在今江苏扬州西北。坤轴,指大地的南面。乾冈,指泰山。东维,指东岳泰山。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势连坤轴近乾冈,地首东维镇八方”,意思是说地势高耸、连接大地南北两端的山脉,接近于天柱山,为大地的南面和北面提供了支撑,成为天地之间的重要屏障。颔联“江不风波山不险,子孙千亿寿无疆”,意思是说因为地势险要,所以江河湖海没有风波;因为地势稳固,所以山岳没有危险。同时
【注释】 桃溪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桃溪,相传是汉淮南王刘安所种的桃花林中的溪流。仙源: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洞霞飘素练:洞里的彩霞像白色的练布一样飘浮。 藓壁画阴窗:苔藓覆盖的壁画映衬着窗户。 古木愁撑月:古老的树木仿佛在撑着月亮。 危峰欲堕江:高高的山峰似乎要坠入江河之中。 自吟空向寂,谁共倒秋缸:独自对着寂静的夜空发出感慨,谁还能与我共同享受这秋天饮酒的乐趣呢?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