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对所给的五句诗依次进行翻译,并给出注释。然后根据注释对诗歌的内容、手法、思想感情等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赏析。 第一联:“萦迂流碧与环山,月地云阶在两间。”萦迂:曲折延伸的样子;流碧
下面是对《艮岳百咏 蟠桃岭》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诗句释义: - 不到瑶台白玉京:意指无法到达传说中的仙家之地瑶台。 - 海中仙果但闻名:形容蟠桃岭上的仙果非常珍贵,只听说其存在,未曾亲见。 - 何人为报西王母:提问是谁来向西王母报告这个消息。 - 岭上如今种已成:指在蟠桃岭上如今已经可以种植这种仙果了。 2. 译文: - 没有达到传说中的瑶台白玉京。 -
这是一首咏赞玉霄洞的七言绝句。 首句“披香寻径百花中”,意思是在百花盛开的环境中寻找香气扑鼻的路径,这里用“披香”形容春天的芳香,“寻径”则指寻觅道路。 次句“蝶引蜂随路不穷”,描绘了蝴蝶和蜜蜂跟随花香,不断前行的景象,这里的“蝶引”指的是蝶被花香吸引,“蜂随”则是蜜蜂跟随花蜜,两者都与“路不穷”相呼应,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第三句“但见凌霄缠古木,洞天应与碧虚通”
这首诗是一首咏赞艮岳(即艮岳亭)的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月团携下九重天,来试人间第一泉" - 注释:“月团”指月亮,这里用月团来形容月亮的形状圆润;“携下九重天”形容月亮高悬在天空之中,仿佛是从天上摘下的一样;“来试人间第一泉”表示这泉水如同天上的甘露一般珍贵,是人间难得的好水。 2. "正在水声山色里,六花浮动紫瓯圆" -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
【注释】 艮岳:宋代建筑名,在今河南登封。百咏:指《艮岳诗》。虚妙斋:指宋高宗赵构所建的虚明堂。 【赏析】 此为南宋诗人刘克庄所作《艮岳百咏》之一首。诗中赞美了武王屈己尊箕子和黄帝斋心问广成,表达了作者对道家学说的崇尚与推崇
解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流芳,他在《麓堂诗话》中描述了他的创作过程:“余每作一诗,必先对景成咏,故虽极工之作,亦不能脱此窠臼也。”这说明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即诗人在创作之前会先进行观察和思考,然后再将这种观察和思考转化为文字。 诗句解释: 1. “绿萼承趺玉蕊轻”:这句话描述的是梅花的形态和特征。绿萼指的是梅花的绿色苞片,承是指在花蕾上,而趺则是指花柄。玉蕊轻则形容了梅花的娇嫩与轻盈
注释:在艮岳的和容厅前,我写下了这首咏赞诗。 白羽流星一点明,上林飞雁几回惊。 白色的羽毛如同流星般划过天空,使整个天空都明亮起来,上林的飞雁几回被惊动。 弓开月到天心满,风外唯闻中的声。 拉开弓箭,月亮就到了天上的中心,风从外面传来,只有箭靶中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和容厅前的景色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首句写白羽流星,用“一点明”形容其亮如星火,表现了其耀眼的光芒。第二句以飞雁为例
注释: 艮岳百咏 岩春堂:这是对诗的标题,艮岳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而岩春堂则是在艮岳中的一个景点。 桂影亭亭漾碧溪,寻芳曾被暗香迷: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一个美丽的景色中漫步的情景。"桂影亭亭"形容桂花的影子在阳光下摇曳生姿;"漾碧溪"则描绘出一条清澈的溪水在岸边轻轻流淌的景象。"寻芳"指的是寻找美好的事物,这里指诗人在寻找美景的过程中被一种淡淡的香气所吸引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的基本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又考核诗歌的情感,重点考查对情感态度和思想倾向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目,要逐句分析,逐个判断正误,本题中注意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
【注释】 艮岳:即艮山,在今山东泰安。 琅玕(láng gān):一种玉名。 密不开:密密层层的树木把山路遮得严严实实,连一点空隙也留不住。 林深:指树林茂密。 明碧:形容树的颜色翠绿明亮。 高台:指山峰。 游尘:随风飘散的尘埃。 云随步步来:云随着人的脚步移动而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看到的景象。首句“万本琅玕密不开”,用“琅玕”代指松树,写出了松树密布的特点,突出了山林的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