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焱祖
冯公岭 路绕朱阑一丈宽,须臾平地上云端。承平事事加开辟,蜀道如今未必难。 注释:冯公岭是通往蜀地的一座著名关隘。“路绕朱阑一丈宽”形容山路迂回曲折,两旁有栏杆,宽达一丈。“须臾平地上云端”表示山路虽然险峻,但很快就可以到达山顶。“承平事事加开辟”意味着在国泰民安的时代,人们更注重开发和建设。“蜀道如今未必难”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交通状况的乐观态度,认为蜀道现在并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赏析
越饥谣六首 西望繁华旧凤城,隔衣带水自升平。 越乡三月未春意,渐死渐空无哭声。 注释: - 越饥谣六首:这是一组描述越地饥荒情况的诗,共六首。 - 西望繁华旧凤城:向西望去,看到了繁华的旧城市,曾经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 隔衣带水自升平:隔着衣服和水面,看到水面平静如镜,似乎可以触摸到过去的繁荣景象。 - 越乡三月未春意:越乡在三月时还没有感觉到春天的气息。 - 渐死渐空无哭声:渐渐地
注释:中秋之夜,我在贵义岭下住宿时,没有月亮。 在乱山之间度过这个中秋节,只有风吹动湍急的水流拍打石头的声音。 幸好是今天没有月光,如果让月亮出来转圈,反而会增添忧愁。 赏析:诗人用“无月”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伤感。同时,他也通过“赖是今宵无月色”,“若令月出转添愁”这样的句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自是三郎溺燕私 千年祸水说蛾眉 骊姬杀子九龄去, 妾在寿王宫里时。 注释: - 自是三郎溺燕私:指的是杨贵妃,她是唐玄宗的宠妃。 - 千年祸水说蛾眉:指杨玉环的美貌足以引发天下大乱。 - 骊姬杀子九龄去:指的是春秋时期,骊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毒杀了儿子申生。九龄去指的是申生的死。 - 妾在寿王宫里时:指的是杨玉环在唐玄宗的寿王宫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
越饥谣六首 西望繁华旧凤城,隔衣带水自升平。越乡三月未春意,渐死渐空无哭声。晓出跨湖桥 扁舟东下却西还,秋在湖光欲曙间。风物犹存旧画图,重来感怀昔年游。 这首诗由洪焱祖创作,共六首。第一首描述了诗人向西远望繁华的旧都,隔衣带水自升平。第二首描绘了越乡三月的景色,但并未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只有一片荒凉。第三首是关于诗人早晨走出跨湖桥的情景,扁舟东下却西还,秋天的湖光在黎明中显现
【注释】 万花风雨总飘零:指百花凋谢,风风雨雨,总是飘落。 抹粉涂朱鬻斗升:指卖花人涂抹鲜花以招揽顾客。 太平累累渡江去:形容国家政治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到处可以乘舟渡江。 此生从此别西兴:指作者从此与家乡告别,离开西陵(今湖北宜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越地风俗的诗。诗人在越中游历,目睹了“万花风雨”之中,卖花人“抹粉涂朱鬻斗升”,而自己则感慨于“太平累累渡江去,此生从此别西兴”。
《歌风台二首·其一》是一首赞颂刘邦之诗,通过高台击筑、英雄豪情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刘邦功业的敬仰和对故乡风物的怀念。下面将逐句对该诗进行详细解释: 可叹的是刘邦虽然拥有万乘之尊,却依然怀念故乡,这种情感并非寻常人所能比肩。这里的“万乘”指的是皇帝的尊号,代表着极高的权势和地位,而“寻常”则是指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刘邦虽身为一国之君,内心却始终牵挂着家乡
越饥谣六首 野无青草树无肤,人腹为棺葬万夫 西望繁华旧凤城,隔衣带水自升平。 越乡三月未春意,渐死渐空无哭声。 卧龙山下路腥烟,鬼相呼数里间。 风卷残云天地暗,哀声凄切震心弦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抓起一杯糠想往下咽,疾风骤起,像雨一样猛烈。我的肚子还没填饱,身体先被摧毁了。我来不及怜惜自己,更顾不上怜惜别人。 越饥谣六首中的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例如,第一句“攫一杯糠欲下咽”,表达了诗人在饥饿中挣扎的情景。第二句“疾风如走雨如拳”则描绘了当时恶劣的天气条件,大风大雨交加,使人无法正常行走或劳作。第三句“饥肠未补身先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晓出跨湖桥 扁舟东下却西还,秋在湖光欲曙间。 送客出城无吝色,青青惟有卧龙山。 注释: 扁舟:小船。东下:向东行驶。西还:向西返回。 秋在:秋天在……中。 晓出:清晨离开。 跨湖桥:在杭州西湖上。古代诗人常在此泛舟。 却:又,回。西还:向西返回。 卧龙山:即虎丘。相传春秋时期,诸葛亮曾隐居于此。这里指代虎丘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杭州西湖,乘船向东行驶,然后又回到湖边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