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焱祖
【注释】 贫家桑地狭:家境贫穷,土地狭小。 买叶疗蚕饥:买桑叶喂养蚕,以解决家中的生计问题。 叶价贵如金:桑叶价格高昂,像金子一样珍贵。 卖钗仍典衣:卖掉自己的发饰和衣服,用来换取桑叶。 所得弗偿费:虽然得到了一些桑叶,但花费的费用远远超出了收入。 况乃筋力疲:更何况已经筋疲力尽了。 萧条镜中颜:形容容颜憔悴,如同镜子中的影子。 伊轧窗下机:在窗下不停地织着。 都将寸心苦,织入千万丝
宿中滦 清晨走出酸枣门,暗地里和夷山告别。 睡眼蒙眬风沙迷,冻指露水结成霜。 小车驾双驴,箕踞坐卼臲。 野外开阔迷失去程,铎声响起避来辙。 正午过黄河,浊浪半天掣。 雷声撼动天地间,土色暗红日月隐。 杂以牛马马车,百命托孤叶。 灵性有幸有知,帖妥无足之苦。 妄动或侧欹,均同泡沫消逝。 到岸已是斜阳下,相庆余震仍心惊。 人烟稠密房屋稍显华,炊过炕喜热如春。 询问名知道中滦,境壤卫辉接相连。
宛丘 寿春的宛丘,十天又减五天。 河盘常山蛇,舟舞宋都鹢。 路途漫长冬天短,坐卧厌倦局蹐。 不知道疏凿的意图,为什么要弯弯曲曲? 恭敬地思考大圣人,在困难中周游。 神龙被困泥沙里,祥凤栖息枳棘。 平原上荒烟漫,仍然带着愠怒的神情。 有才能的人很多艰难,愚蠢的人抱着安逸。 满怀忧思重徘徊,延伫三太息。 道路转来见到孤村,低矮的墙露出古驿。 经过雨水蔓菁青,凉风木绵白。 树林疏散鸡豚,土地宽广多菽麦
``` 灯市群嬉彩服鲜,回头追忆少年年。 何曾得似渠侬乐,未有生时已不天。 译文: 在热闹的灯市中,人们穿着鲜艳的衣服,嬉戏玩耍。然而,每当我回想起少年时代的日子,心中便涌起一股深深的怀旧之情。那时的生活多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如今却只能独自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 注释: - 甲子元夕二首:这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共分为两部分。 - 故园今夕是元宵
《读名臣言行录有感二首》是北宋时期洪焱祖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强将神道释河图,仓卒还怜杜镐愚。 - 这句诗的意思是:强硬地用神明的法则来解释河图,仓促之间还怜悯杜镐的愚蠢。这里的“强将”指的是强硬的将领,他试图用神明的法则来解释河图。而“仓卒”则表示匆忙,说明他在解释时并不仔细。最后一句“还怜杜镐愚”则是说他在匆忙之中仍然感到杜镐的愚蠢,这反映了他对杜镐的同情和理解。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四十年来懒看灯: - 描述诗人从年少到成年,经历了很多变化,对于热闹的元宵节失去了兴趣。 - “懒”字表现了诗人对节日活动的冷漠态度,反映出他对世俗繁华的疏离。 2. 元宵长是守书檠: - 这里的“守灯”可能意味着在节日里,诗人常常独自守着一盏灯,沉浸在书本之中,享受孤独的学习或思考的时光。 - “长是”强调了这种行为的持续性和经常性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分析其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此题为综合考查题,既考查诗句的内容,也考查诗句的语言风格,还考查作者的情感。答题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即可。例如“瑞山花发杂青红,案牍全稀犴狱空”意思是
越饥谣六首·其六 西望繁华旧凤城,隔衣带水自升平。 越乡三月未春意,渐死渐空无哭声。 注释与解析 1. 西望繁华旧凤城:“西望”表示作者的目光向西望去,“繁华”指过去的城市曾经繁华昌盛,“旧凤城”指的是过去的杭州,历史上曾是南宋的都城,有凤凰涅槃的寓意。 2. 隔衣带水自升平:“隔”是隔着的意思,表示虽然距离遥远但仍然能感受到对方的繁荣和安定;“衣带水”指南宋时期的钱塘江
【注释】 山当驿舍恰中分:山在驿舍中间,正好分一半。 地隔人烟断见闻:驿道两旁的人烟断绝,无法看到外界的景物。 使客来眠清到骨:使者来到驿站休息时,感觉清爽到了骨髓。 夜窗灯点半天云:夜晚,窗外的灯光如同天空中的白云一般,照亮了整个屋子。 【赏析】 刘山驿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他游览名山大川时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平易,意象生动,意境深远。 “山当驿舍恰中分,地隔人烟断见闻
【注释】 太平宰相十分贤:形容宰相治理国家时非常贤明。 惜也天书一发愆:可惜的是,这封诏书一下达,就出现了失误。 尊珠:指皇后。 婵娟:这里比喻皇后,意谓她的美丽如天上的明月,但因受赐而不得长保青春。 【赏析】 《读名臣言行录有感二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此诗作于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春。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他看到朝廷大臣纷纷上书劝谏唐穆宗“深念灾变”的原因,并陈述“致灾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