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 李谦弟子,笃于学问。 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 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 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 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 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 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生卒年
威卿中丞溽暑中遣送秋露芳尊侑以佳篇感愧之馀用韵以谢
盍簪江浒话襟期,平日纷传始见知。 奕世清门膺重望,十年黄阁佐明时。 休官未逊陶元亮,恋阙犹思杜拾遗。 野老尽消烦恼障,对花斟酒细哦诗
河从封丘北寻故道所过庐里荡然无遗壮木连抱披蔽中流者强半泰定乙丑秋予自开封归砀山买舟神马渡载书倒前领石而东湍瀑冲激神魄骇动有不可形于言者因念年老亲违历此艰险幸出坦途思警诸子遂述所怀寄众友
桑颠榆蹶大河倾,舟过陶波浪始平。 篷影学遮冠盖道,橹声如斥子孙名。 塞鸿已厌趋南北,沙鸟谁知乐性情。 想像故园松菊在,为谁漂泊尚劳生
僦舍仪真咏怀寄郡贤四清先生子素彦英诸君
宦游南北等飘蓬,又作江城踏雪鸿。 淮济片帆乡国近,明良千载地天通。 愿归畎亩延残岁,闲阅羲娥转太空。 赖有儒官兼武弁,时时相过一尊同
次大同房寿卿教授与路幕宾董德基河东宪幕富子翚等酬和诗韵
朝阅周襄暮宋襄,悠悠王伯费论量。 浮生俯仰成千古,世路东西又十霜。 目击素丝翻色相,心随红腐劝脾囊。 塞云不隔征鸿路,情绪无端绕故乡
古任临流亭宴集寄谢座主冀需轩中丞兼简张克斋司农曹子贞郎中及席间诸友
两脚黄尘阅几州,危亭俄喜见临流。 收功宰相能青眼,伺命郎官正黑头。 半醉听歌评亥豕,诸任怜客斗觥筹。 片帆急送三千里,云锦翻风想旧游
寿马右丞
妙龄文采动朝端,晚节襟期海宇宽。 西蜀东吴新雨露,柏台兰省旧衣冠。 名随曙色千门肃,辞播春风八座欢。 行挈生民跻寿域,洛阳重作画图看
冬至日白霫道中偶成录寄朱叔茂郎中叚惟德鲁子翚二都司仍希于张白高参议郭干卿治书与两司幕长及按敦郎中邢孟直诸公处以区区薄况达之
槲叶萧萧朔吹寒,山行病瘦怯衣单。 驰驱一带滦江险,仿佛重经蜀道难。 旅邸僦床虽自愧,绣衣持斧要同看。 穷途恰值书云节,秫酒糠灯语夜阑
次梁参政寄韩参议韵
金闺寂寂换柴关,汴水悠悠去不还。 迁客暂来真传舍,微官聊喜近家山。 心除感慨成三乐,事不崎岖得半闲。 仰藉大贤调燮手,挽回清誉到人间
孟光寿日
七十神舆合暂停,归来高枕梦初醒。 人情似减当时暖,山色还添近日青。 诗礼有功湔后虑,儿孙无恙赖先灵。 一尊对酌春将暮,松竹当窗月在庭
吴餋浩求题文希伯竹坡诗卷
南州佳士乐中和,手种筼筜绿满坡。 老叶筛金风不止,新梢滴露夜如何。 渭川但说生涯好,晋室偏招隐逸多。 更约松梅作三益,岁寒光景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