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
婺源胡氏屏山楼 楼外青山列翠屏,矮窗放入眼增明。 丹青花草春描画,水墨林泉秋写成。 变化四时无俗韵,登临千古有馀清。 高人对此不容语,独倚阑干看晚晴。 注释: 1. 楼外青山列翠屏:形容楼外的青山像绿色的屏障一样排列着,给人一种美丽的画面感。 2. 矮窗放入眼增明:矮窗使得视野变得更为开阔,让景色更加明亮清晰。 3. 丹青花草春描画:运用红色和绿色来描绘春天的花草,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4.
【注】师山书楼:在湖南永州祁阳县东,唐长孺先生曾建一室于山下。唐为唐代宗之子,名肃,字长孺。 居山日夕见山容,环堵萧然一亩宫。 我喜烟云来几上,人看楼阁出空中。 夜深月色偏明朗,晓起岚光更郁葱。 若比羊裘轩上景,临江惟欠一丝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唐长孺先生所建的师山书楼作的一首七绝。诗中赞美了唐长孺先生所建的书楼,并把书楼比喻成“羊裘轩”上的景色。全诗意境深远,形象生动。
结屋依山麓,衣冠尚古风。 醉人千日酒,扶杖百年翁。 云起山松绿,风回野烧红。 谁云避世者,犹自在崆峒。 诗句与译文对照: 其一: - 诗句:“擢笔题高柱,披襟挹好风。” - 译文:提笔在高高的柱子上题字,敞开衣襟感受清新的好风。 - 注释:擢(zhuó)笔,即提笔,高柱,指悬挂的柱子;题,写;披襟,展开衣襟;挹(yì),吸取、吸纳。 其二: - 诗句:“剖瓜苏渴客,采药识仙翁。” -
【注释】 苦热已无计,那堪与病俱。:苦闷的炎热无法消除,怎能忍受疾病和炎热同时存在呢? 过从无好客,遣兴有新书。:没有好客招待,只好借看书消磨时光。 世事炎凉态,人生骨肉躯。:世间人情冷暖无常,我们都是血肉之躯。 何当寄伯仲,相与问何如?: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像兄弟一样互相帮助,互相询问彼此的状况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给弟弟们的。杜甫一生坎坷,颠沛流离,他以诗为友
黟坑桥亭次以文韵二首擢笔题高柱,披襟挹好风。 ——挥动笔墨书写于高处的横匾之上,敞开衣襟感受着迎面而来的清新气息。 剖瓜苏渴客,采药识仙翁。 ——切开西瓜为口渴的人解渴,采集草药给寻找仙人的人辨别方向。 飞鸟连云白,幽花点水红。 ——飞翔的鸟儿与天空相连,如同白色的绢帛;盛开的花朵点缀在水面上,犹如红色点缀的画卷。 相从问归路,疑误入崆峒。 ——相互跟随询问返家的道路,仿佛误入了昆仑山的深谷之中
注释: 1. 苇谷:泛指河边的芦苇丛生的地方,也指荒凉、贫瘠的地方。 2. 水会三川:形容河水汇聚之处,景色秀丽。 3. 雕阴人唱采花歌:描绘了一幅人们在河边采花的场景,歌声悠扬。 4. 旧时白翟今荒壤:用白翟比喻过去繁荣昌盛的时代,现在却变成了贫瘠的土地。这里的白翟是古代的一种动物,象征着过去繁荣的时代。 5. 苇谷凄凄风雨多:描述了芦苇丛生的地方,天气寒冷,风大雨多,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山人爱舟屋亦舟,山中便作沧海游。 何须风帆冒险远,东西南北穷遐陬。 向来此是荆棘地,今日遂作江湖秋。 门前岚雾霭苍翠,浑疑江上烟波浮。 云旋日动屋移影,舟行岸转曲江头。 主人自是济川手,坐令涉险如安流。 复有佳客天下士,作记写出清绝幽。 王先生诗继二雅,五字万里争追求。 徐公翰墨妙当世,夜深光彩射斗牛。 世间尤物自足贵,安用航海珠玉谋。 谁当共此乐朝夕,窗外忘机两白鸥
对簇鳌山十万人,皇都今夕几分春。 六街三市浑如昼,寄语金吾莫夜巡。
路入黄茅剑断蛇,疏篱石磡野人家。 山深地冷春难老,五月岩前见落花。
城上钟声度远溪,扶桑破曙海云低。 披衣欲起还敧枕,山下晨鸡四面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