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昼
建安寺夜会对雨怀皇甫侍御曾联句 相思非是远,风雨遣情多。 愿欲披云见,难堪候晓过。 夜长同岁月,地近极山河。 戒相初传授,文章旧切磋。 时称洛下咏,人许郢中歌。 惆怅徒延首,其如一水何。 注释:相思不是很远,风雨却能引发更多的思念。我渴望穿越云雾去会见你,但是又难以承受等待天亮的煎熬。夜晚如此漫长,就像与时间一样,而我们的家乡距离这里只有一步之遥,山河壮丽。我们初次接受戒律和教义的传授
诗句原文: 莲衣宜著雨,竹锡好随云。 见鹤还应养,逢鸥自作群。 注释解释: - 莲衣宜著雨:莲衣指的是荷花的衣裳,即荷叶。“宜著雨”意味着在雨中穿着这样的衣裳更显得清新脱俗。 - 竹锡好随云:竹制的工具或法器,锡为金属,常用来制作乐器或法器。这里指与自然元素相结合,随着云彩飘动。 - 见鹤还应养:见到仙鹤时应当好好照顾它,保持对自然的尊重和敬意。 - 逢鸥自作群:“逢”表示遇见,“鸥”指海鸥
相将惜别且迟迟,未到新
道观中和潘丞观青溪图联句 画得青溪样,宜于紫府观。 日明烟霭薄,风落水容宽。 画野高低接,商工井邑攒。 疏川因稼穑,出使问艰难。 注释: 1. 画得青溪样,宜于紫府观:意思是这幅画作得像青溪一样,非常适合放在紫府观看。 2. 日明烟霭薄:阳光照耀下,云雾缭绕的景象显得更加轻薄。 3. 风落水容宽:风吹过水面,波纹荡漾,显得宽阔无边。 4. 画野高低接:画中的田野高低起伏,相互连接。 5.
【注释】 几年无此会,今日喜相从。 后夏仍多病,前书达几封。 水华迎暮雨,松吹引疏钟。 出谷随初月,寻僧说五峰。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原诗题为《喜昼公寻山回相遇,联句》。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友人出游归来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共二百四十字。 首句“几年无此会”,点明这次相聚不易,表达了诗人对此地此景的珍惜之情。次句“今日喜相从”,则进一步强调了相聚的喜悦。
【注释】 刘令兴:即刘长卿,字文房,唐代诗人。柴桑:指隐居在庐山下的地方,这里泛指隐逸之地。法侣:佛门中修行的同道之人。郢客:指屈原,战国时期楚国文人。荆峰:即荆山,山名,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太平寰宇记》卷八一:“江陵北有荆山,一名荆岑。”荆峰色:指荆山的山石之色。入坐:进入座席。因君昨日悟禅心:因为你昨天领悟了佛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画抒情,以画为友
注释:瀑布的声音从窗外传来,晴朗的风逼迫在座位之间。我挂冠离去是有意的,但芳桂高耸难以攀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瀑溜闻窗外”,以瀑布的声势形容外界的声音,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次句“晴风逼座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第三句“挂冠徒有意”,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离开的决心。最后一句“芳桂杳难攀”
共载清秋客船,同瞻皂盖朝天。 悔使比来相得,如今欲别潸然。 渐惊徒驭分散,愁望云山接连。 魏阙驰心日日,吴城挥手年年。 送远已伤飞雁,裁诗更切嘶蝉。 空怀鄠杜心醉,永望门栏脰捐。 别思无穷无限,还如秋水秋烟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 山岳降气,龟龙负图。 爰有书契,乃立典谟。 先知孔圣,飞步天衢。 汉承秦弊,尊儒尚学。 百氏六经,九流七略。 屈宋接武,班马继作。 或颂燕然,或赞麟阁。 降及三祖,始变二雅。 仲宣闲和,公干萧洒。 士衡安仁,不史不野。 左张精奥,嵇阮高寡。 暨于江表,其文郁兴。 绮丽争发,繁芜则惩。 词晔春华,思清冬冰。 景纯跌宕,游仙独步。 青云其情,白璧其句。 灵运山水,实多奇趣。
先王设位,以正邦国。 建立大官,封植有德。 二南敷化,四岳述职。 其言不朽,其仪不忒。 暨于嬴刘,乃创程式。 罢侯置守,剖竹分域。 赫矣皇唐,康哉立极。 精选藩翰,庸资正直。 爰命我公,东土作则。 克己恭俭,疲人休息。 济济闾闬,油油黍稷。 既富既教,足兵足食。 恤其凋瘵,剪其荆棘。 威怀逋叛,扑灭蝥贼。 疾恶如雠,闻善不惑。 哀矜鳏寡,旌礼儒墨。 乃修堤防,乃浚沟洫。 以利通商,以溉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