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伦
春江词四首 其四 今春江色胜前春,桃李花时作意新。 落尽未归游冶子,看来愁杀浣纱人。 注释:春天的江水颜色比往年的春天更胜一筹,当桃花盛开的时候,江面上泛起阵阵新意。那些还没有回来享受春色的游手好闲之人,看着这一切都会感到无比的愁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江水与桃林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尚未欣赏到美景人的同情之情。诗中的“春江”象征着生命、希望和活力
【注释】 东方欲曙星皎皎 —— 天将亮,星星格外明亮。 鸡人登坛望八表 —— 司晨的官员登上高台,瞭望四方。 三唱传呼曲未终 —— 三遍呼唤还未结束,乐曲仍在继续演奏。 月散钟鸣天下晓 —— 月亮渐渐隐没,钟声在黎明时分响起。 重城万树鸣乌鹊 —— 京城内外的许多树上,乌鸦都在鸣叫。 六宫并奏钧天乐 —— 六宫中的嫔妃们同时奏着美妙的音乐。 【赏析】 《鸡鸣歌》,乐府诗题,属《杂曲歌辞》
《乌栖曲三首其一》:百花满庭香满室,城上乌栖月初出。 此诗为李白在唐代创作的一首古风作品。通过对夜幕下乌栖息于城中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城市景象,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当时宫廷生活的不满和批判。 从诗意解读来看,“百花满庭香满室”一句描绘了一个花香四溢、庭院中百花盛开的美好景象。这里的“百花”不仅指自然界中的植物,还可能隐喻着宫廷中各种花卉的美丽与芬芳,暗示了宫中生活的富丽堂皇
江南采莲曲,是一首流传于江南地区的民间乐府歌曲。其内容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以及采莲女们的劳动生活。 江南行采莲,莲花曜朝日。 “江南行采莲”一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采莲。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湖泊众多,盛产莲蓬。自古以来,江南人就以种植莲藕为业。在江南,采莲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庆活动。每当夏秋之交、莲叶茂盛之时,采莲姑娘们便身着彩衣,手持荷叶,踏着莲叶小舟
江南行采莲,莲露如珠泻。 白鸟翔其上,游鱼戏其下。 注释:在江南地区,人们经常进行采莲活动,采集的莲花上洒满了如同珍珠般的露水。在这美好的时刻,白色的大鸟在空中飞翔,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采莲时的宁静美好景象,通过“莲露如珠泻”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生活气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莲过程中的自然美景
乌栖曲三首 其三 博山炉爇水沉香,明月夜夜悬空床。 郎心转动如车轴,酒家买醉娼家宿。 注释分析: 1. “博山炉爇水沉香”:博山,古代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此处指用博山上的香料制成的灯烛。水沉香,一种珍贵的香料,燃烧时香气浓郁持久。这句描绘了夜晚使用香料的温馨场景,营造出静谧而优雅的氛围。 2. “明月夜夜悬空床”:明月象征着清辉与寂寞,悬挂在床前的明月,映射出主人公孤独的身影
沙棠为楫兰为桡,溪水照面芙蓉娇。 落日徘徊望江路,今夜风波郎莫渡。 注释: - 沙棠:一种生长在南方沼泽地带的植物,古代用作舟船的桨。 - 楫:指船桨,楫是船桨的意思。 - 芙蓉:荷花的美称,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容颜美丽。 - 落日:太阳落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黄昏或离别时分。 - 风波:比喻困难或危险的情况,这里用来暗示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男子在黄昏时刻站在江边
莫愁乐二首其二 少年且勿喧,但听莫愁歌。可怜今夜月,如此莫愁何。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释: 1. 莫愁:古代传说中一位美丽的女子,因被恶龙缠身而求助于人间,人们为了拯救她,将她变为石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将她的居所称为“莫愁里”,并将她的故事传唱至今。 2. 少年:指年轻人,通常指的是年轻的男子。 3. 喧:吵闹,喧哗。这里用来形容年轻人的喧闹声。 4. 可怜:可爱,令人怜惜
《莫愁乐二首·其一》是唐代著名文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石城楼和溪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情思念之情。诗句如下: 家对石城楼,门前溪水流。 何处冶游子,低声唤莫愁。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每句诗句及翻译: 1. 家对石城楼:“家”指的是诗人的家,而“石城楼”可能是诗人所在城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或景点。 2. 门前溪水流:“门前溪水”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地附近的一条小溪
襄阳乐三首 其一 襄阳诸女儿,自负倾城色。逢郎大堤南,踏歌大堤北。 注释:襄阳地区的美女们,个个都拥有倾城倾国的美貌。她们在大堤的南边等待情郎的到来,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译文:襄阳地区的美女,个个都拥有倾城倾国的美貌。她们在大堤的南边等待情郎的到来,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襄阳地区美女的美丽和她们的生活状态。她们不仅美丽动人,而且充满了生活的热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