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伦
夏夜凉风习习,我不禁想起梁武帝的诗。 炎方突然下雨后,傍晚凉风如秋气袭人。 星宿点缀在屋檐边落下萤火虫,河流连着枝头流过喜鹊巢。 榕树阴影滴落在桁上,荔子颜色映照帘钩。 月亮照耀玉壶上升,天空中珍珠般波光闪烁。 轻风吹拂白苎衣襟,密柳鸣叫苍鸠声声。 簟席上冰水刚合,纨扇未收白雪皑皑。 不寐怀念这美景,长吟漫步斗牛之间。 山烟微入幔帐,海气积为楼台。 病中三伏天起,老来九真游遍。 江汉茫茫何处去
王屋山有三十六种洞天,小有仙人住在那里。 王屋山的底柱远远地相互望见,真气高蟠在太行山腹中。 上凌二曜开启天坛,下涌双泉疏解大地脉络。 水滴如乳缤纷,像薤叶垂挂;飞峦合沓,像莲花矗立。 壁上生长着老松和轩辕,岩上残留着夏禹曾刊刻的木材。 虚空匠人创造出金银台,辐辏规成子午谷。 五色的灵光夜夜朝拜,道人争说有龙衔烛。 攀跻直造虚皇宫,千山万山都拱伏。 拂鼎重燃西国香,调琴自奏神弦曲。
远游篇 一隅非我宅,九土安足州。 迫厄从世人,四顾婴百忧。 经营瓮盎间,区区欲何求。 金石良易敝,曜灵忽以遒。 白云启阊阖,飘然思远游。 道逢赤松子,仙药为我投。 举翼昆崙颠,息驾扶木丘。 扶木挂东海,元气鼓洪流。 下枝九阳伏,上枝一阳浮。 神鱼戴五城,气吐金银楼。 登楼瞰列缺,六漠何悠悠。 始知泰初理,可与天地侔。 注释: 1. 一隅非我宅: 一个角落不是我的家,比喻自己地位卑微。 2.
【注释】 皇:指帝王。清浊:喻是非、善恶。开:开辟。鸿蒙:指天地开辟之前的状态。人生:人的生活。贵且灵:尊贵而又神奇。四序:春夏秋冬四季。若鳞次:像鱼儿的鳍排列一样。陈迹:前人的事迹。藐易穷:容易穷尽。岂:难道。一抔(póu):一捧,一点。七尺躬:形容人的身高,这里比喻自己的身躯。没世:去世。宣尼:《论语》的简称,是孔子的著作。志所恫(dòng):孔子的思想感情。寸阴:极言时间之短。逝足惜
【注释】 登分署后山小饮 其一:分,地名。分署,分守的官署,即分守州府。后山,指分州(今贵州瓮安县)后面的群山。小饮,饮酒。 城郭家家厌雨:城郭,泛指城中或郊外的居民区;厌,厌烦、厌倦。城郭家家厌雨,意思是说城内外处处都讨厌下雨。 山川面面出云:山川,泛指山和江水。面面,到处。出云,云彩出现。面面出云,意思是说山山水水处处都出现白云。 天畔老夫独坐:天畔,指天空的边际;老夫,指诗人自己。独坐
皇矣太初辟,清浊开鸿蒙。 人生贵且灵,受此天地中。 四序若鳞次,陈迹藐易穷。 岂伊一抔土,掩此七尺躬。 没世名不称,宣尼志所恫。 寸阴逝足惜,禹德弥以崇。 抗志慕先民,謇予亶不聪。 大猷广且穆,惟彼能者从。 努力戒前路,艰哉一篑功。 庶几耿耿微,可以令厥终。 【注释】 1. 皇矣:形容帝王之盛,语出《诗·周颂·皇矣》。 2. 清浊:指水,引申为万物。 3. 鸿蒙:古代神话传说,宇宙混沌初开之时
诗句原文: 折柳溪头闻杜鹃,灌花台上望归船。 不争十日花禁老,奈可三春柳未眠。 注释翻译: - “折柳溪头闻杜鹃”意指在春天的一个清晨,诗人听到远处山溪边传来了杜鹃的啼叫声,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折柳”可能是指古人在春天折取柳枝,用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 “灌花台上望归船”则描绘了诗人站在一个平台上,看着一艘小船在江面上缓缓行驶,船上或许载着即将归来的家人或友人
繁花几树傍江浔,荡桨回看似锦林。 片片落浮江面去,枝头谁见可怜心。 【注释】 1. 繁花几树:形容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 2. 傍江浔:靠近江边。 3. 荡桨回望:形容划桨时回头看的景象。 4. 锦林:如锦的树林。 5. 片片:形容飘落的花瓣。 6. 谁见可怜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译文】 春日里,繁花盛开的树木靠近江边,我划着小船,轻轻荡桨,仿佛回到了那美丽的锦林之中
诗句:楼头小妇拭春衣,昨日看花今日稀。 译文:楼上的女子正在擦拭她的春装,因为昨天她去看了花,今天就显得有些稀少和不同。 注释:楼头,指楼上;小妇,女子的通称;春衣,春天的衣服;昨日看花,昨天去赏花了;今日稀,今天的花比昨天少。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楼头女子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诗人用“昨日看花今日稀”这一对比手法,突出了时间对人生的影响
【注释】 樽尽:酒喝完了。万山垂暮:夕阳西下,群山在晚霞映照下显得格外低矮。汀深五月如秋:渡口边,小洲上的水色,仿佛深秋的景色一样。 薄雾将舒:浓雾即将散开。忽卷:突然消散。醉翁欲去还留:醉翁将要离去却又留下来不走了。 【赏析】 《登分署后山小饮》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至东坡。诗人登上东坡,放眼远望,只见群山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