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七十二峰行酒”的赏析,然后分析诗的意象、意境,最后结合注释和关键词来分析手法。 《落梅风·其二·查山探梅》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上片起句写梅花的香苞初绽,接着写梅花的清浅之水,下片由“把短箫横笛催上楼”,再由“对七十二峰行酒”展开想象。这首词以咏梅为线索,将梅花与词人自身的身世遭遇联系在一起
【注释】查山:地名。探梅:寻访梅花。 十里青苔路,三更翠羽啼。泛轻船,太湖边舣。等南枝北枝花放齐,也未必明朝风起。 译文:十里的青苔小路上,半夜三更,一只翠鸟鸣叫。划着小船,在太湖边停下。等到南边的树枝和北边的树枝上的梅花都开放了,也不一定能等到明早有风吹过。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查山探梅时的情景。诗人在十里青苔路上行走,夜半时分听到一声清脆的鸟鸣声,原来是一只翠鸟在鸣叫。然后诗人划着小船
【注释】 嶰谷:地名,位于今河南禹州。嶰:同“崤”。 漳兰:古琴曲名。 清风洒,凉露滋:清凉的风儿吹过,润泽着大地。 瘦亭亭:形容梅花枝干纤细而高耸。 自怜幽致:自己喜爱这幽静的情趣。幽:深、静。 玉琴调七丝:用玉制的琴弹奏出悠扬的音律,并调弄出七条琴弦。七丝,指琴上的琴柱,七根琴柱,象征七条琴弦。 小窗中,略添秋思:在小小的窗户里,增添了几分秋天的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的小诗
注释:落梅风 五首 其五 嶰谷送漳兰 心占易,佩拟骚。 两三茎,送秋先到。 吐幽香,暗将炎昼消。 雪窗僧、写来难肖。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天看到漳河岸边盛开的兰花后所作,描绘了兰花在秋天的美景。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韵律工整。 第一句“心占易”,意为诗人的心被兰花的气质所打动,认为它与易经中的八卦相合。易经是中国古老的一部典籍,包含了宇宙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八卦是易经的核心符号
诗句释义: 1. “蜂须朵,鹤膝枝。”:形容梅花的形态。蜜蜂的胡须状似花蕾,鹤腿修长如枝干。 2. “背湖阴,杳无人至。”:描绘梅花生长的环境。位于湖畔,四周安静,很少有人来访。 3. “逋仙墓前春若此。”:指梅花盛开时的景象。在诗人陆游的墓地前,春天的景象仿佛与梅花相得益彰。 4. “瘦吟肩耸成山字。”:形容诗人吟诗时的姿态。诗人因吟诵而肩膀挺直,形似山峰,形象生动。 译文:
【注释】 落梅风:唐宋时有落梅风调曲,是宫妓所唱的曲子。五首:五首诗的合称。其四:指《落梅风·邻墙杏花》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唐诗别裁》卷二说:“此诗为惜花人作。” “高楼雨,深巷风”,开头两句写景。这两句是说:那飘零的花瓣儿啊,在雨中被风吹得四处飘荡;那满院的杏花啊,在风雨中也显得格外凄清。 第三句“惜花人”,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这一句是说:怜花的人呀,吟诗作画又有什么用处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琴工欠”的意思是弹琴的人欠了工钱(没有及时支付);“药券迟”是指药店里卖药的欠账了;“逼残年,有台难避”意思是逼迫着度过残年,有台也难以躲避;“门前雁行谁解围”意思是门前的大雁排成人形,不知道是谁来解除这个难题;“沈三兄、俸钱遥寄”指沈三兄,是朋友的称呼,这里指诗人自己,因为沈三兄远在山东
【注释】: 落梅风五首其一:落梅风。即《落梅花》词调。华秋岳为予写西溪卜居图因题其上:华秋岳为予写了一幅西溪卜居图,我为之作诗题赠。横斜影,清浅溪,翠蒙蒙,嫩寒山气,梅花见招深处栖,草堂资故人谁寄。 【赏析】: 这首咏物诗是诗人为友人华秋岳所绘西溪卜居图而作的。全诗以画为题,通过描绘画中之景和抒发作者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其中“横斜影,清浅溪”等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景物赋予了生命
【注释】 1、落梅风:指梅花凋谢后飘落的梅花。 2、池沼:池塘、水洼。 3、粼粼:波光闪动的样子。 4、旁堆翠壁:旁边堆叠着青绿色的山石。 5、玉梅:比喻梅花,因为梅花是白色带绿,所以叫玉。 6、隔岸:隔着水面。 7、几经春:经历了几次春天。 8、容态:形容人或动物的姿态和风度。 9、凄凉笛怨:凄清哀怨的音乐。 10、数株垂柳:数根垂柳。 11、扫莓尘:扫除掉莓苔。 12、颦:皱眉。 赏析:
落梅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此风先到寿阳宫。 若教吹入罗浮洞,笑杀江南白发翁。 注释: 1. 二十四番花信风: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花信风,即春季里花开的时节。 2. 寿阳宫: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宫殿名,常与美女或春光联系在一起。 3. 罗浮洞: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之一,位于罗浮山中。 4. 江南:指南方的江河地区,这里泛指江南一带。 5. 白发翁:指年迈的老人,通常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