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节
《无题四首戏呈孝甫子建》是居节的作品,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兰灯光里织流黄 - 诗句释义:在明亮的灯光下,织女正在纺织着流黄色的绸缎。这里的“流黄”可能指的是丝绸的颜色或某种特定的材质,而“织”则是指纺织的动作。 - 关键词:兰灯、织流黄、灯光 - 译文:在明亮的灯光下,她正在纺织着流黄色的绸缎。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纺织的画面,灯光下的纺织声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 2
吴门春游曲四首 濠上花深翡翠楼,楼前白月涌江流。 香风两岸笙歌合,夜夜烧灯照客舟。 注释:在濠上的岸边种植着深深的花朵,形成了翠绿色的翡翠楼。楼前的月光如同白色的波浪一样涌动在江面上。两岸吹来的香气与笙歌相互融合在一起,夜晚中明亮的灯火照耀着游客的船只。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夜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濠上翡翠楼的美丽风光以及夜晚的宁静氛围。其中,月光
【注释】 春江:即春天的江水,泛指春天。花月:指满月。春烟:指春雾。夜夜:经常。琵琶:乐器的一种,也写作“琵”。宿画船:在船上宿留。紫檀:一种名贵的木材,这里指琵琶。成眠:入睡。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春景和夜泊画船的情趣。首句写景,春江、花月、春烟、夜夜,写出了春夜的美景;下两句写人物活动,夜夜琵琶宿画船,写出了夜泊的情趣。最后一句写自己的感受,城上乌啼霜又落,写出了自己的寂寞和惆怅之情
秋日早起 虫声半掩筚门空,短发朝来不受风。 日出山光落衣桁,雨余秋色在梧桐。 蹉跎海岳孤筇外,荏苒年华一镜中。 万事浮云多变灭,莫将衰泪泣途穷。 译文: 秋风渐起,清晨的微风轻轻吹拂过我的头发,但它们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随着太阳升起,阳光洒落在我的衣架上,而雨后的秋天景色依然美丽地显现在梧桐树上。然而,我感叹自己的孤独,就像那漂泊不定的竹杖。时光飞逝,一切都如同流水般易变。在这世间
《酒次与吴文学》赏析 居节的诗歌《酒次与吴文学》,是明代诗坛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文字,描绘了作者在饮酒之余对山水的欣赏以及即将到来的垂钓之乐。 诗句“对酒无言兴尽还,豆花棚下有青山。”,展现了诗人在美酒与自然之间寻求心灵宁静的场景。酒后无话不谈,意气风发之余,却因兴致已尽而告一段落,豆花棚之下,青山依旧,这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因此,在赏析时要从内容、结构、语言、手法等方面入手。此诗前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相聚于草堂,后两句写自己病起扶杖,同朋友一起品茗清谈。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及对草堂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满城车马都忙于看春忙,唯独你携琴来顾草堂。我因病兴尽,扶着病身,闲坐草堂,欣赏着友人用鼠须笔沾着花香的墨迹。注释:①中甫:友人名。②烹茗:煮茶。③清谈:清静地交谈。④试笔:试写
【注释】 落尽花:落花凋零。落尽,即“落”的意思。 涧水香:涧中的水有花香。涧,山涧。 松风如水昼初长:松树的风声如同流动的水面一样,太阳还未落山时天还很长。松风,指松林中吹出的风。 幽人:隐居的人。幽居,幽居之人。 自是:自然是。相:相宜。 鹤氅(chǎng)黄冠:穿着黄色官帽,戴黑色头巾,像鹤一样的帽子。氅,古代的一种宽袖长衣,这里泛指衣服。黄冠,黄色的官帽。 坐夕阳:坐着欣赏夕阳。
莲社疏钟报晓晴,青山落日映江明。 一番红紫春归后,新绿如云绕径生。 【注释】 1.中甫:指白居易,字乐天。 2.清谈试笔写图:指白居易的诗作《画竹歌》中“清谈减酒兴,试墨留客题”一句。 3.因题其上:因为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莲花社斋室中写的,所以题上了这首诗。 4.三首:这里指白居易在莲花社斋室中写的三首咏物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清晨,莲花社传来疏钟之声,告诉人们新的一天已经到来。夕阳西下
春昼 泥香江暖燕来时,红白花深桃李枝。 草色一帘门半掩,卧看双蝶趁游丝。 注释: 1. 泥香江暖燕来时:泥的香味与江水的温暖使燕子飞来。 2. 红白花深桃李枝:红花白花在桃花和李花的枝条上开得正旺盛。 3. 草色一帘门半掩:窗外的草色映入眼帘,门半掩着。 4. 卧看双蝶趁游丝:躺在床上看着两只蝴蝶在游丝上飞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心情。首句“泥香江暖燕来时”
注释: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寒冷更加深重,风雨交加,白天也显得阴沉沉的。燕子因为不通信息,所以关紧了重帘。花儿也因酒力过重而憔悴不堪。 赏析:本词是写春暮时节的景象。首句“春欲分时寒更深”,点明时序已是春尽夏初。“阑风伏雨昼阴阴”承上句,进一步描绘出天气的变化。这一句中,有“阑”(阑珊)和“伏”两个字值得注意。“阑”字在这里用得很妙,它既表明了时间(日长),又表示出了气候(寒);既写出了风势(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