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奎
阳陵恭俭相仍自足称,路人犹解指阳陵。 河间不立胶东立,礼乐千年尚未兴。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阳陵的宏伟与庄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阳陵恭俭相仍自足称”,阳陵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是因为其建筑风格和布局都体现了古代皇家的恭俭美德。而“路人犹解指阳陵”,则说明阳陵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最后一句“河间不立胶东立
注释:夜凉,感觉夜晚很凉爽。玉露凉生昨夜秋,昨夜的秋露带来了寒意。芙蓉香老柳枝愁,盛开的荷花已经凋谢,柳树也显得有些憔悴。故园归思知多少,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卧听残更转戍楼,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更鼓声,想象着戍楼里的将士们在守卫边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的寂静中,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夜凉”便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第二句“玉露凉生昨夜秋”
注释: 寒蝉:指秋天的蝉,因为天气变冷,所以鸣叫声也变冷。 白露凝霜抱叶眠,渴肠愁杀夜来蝉。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白露来临的时候,大地上的露水开始凝结成霜,树木、草地都覆盖上了白色的霜花。寒蝉在树上抱着叶子入睡,它口渴了,夜晚的鸣叫声音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 群儿莫谩相轻贱,清节高风死亦妍。 孩子们不要轻视蝉,它的品质高尚,即使死后也会留下美丽的名声。这句话是在告诫人们要有高尚的品质
【解析】 1. 句意:我听说在县城里新建了一个学馆,抱着儿孙去那里看看。注释:“抱取”是“怀抱”“带着”的意思;“儿孙”指“儿子孙子”;“看来”指“去看”。2. 句意:恰好赶上了县官行祭的那一天,他威风凛凛地排着长队,依次献上礼品。注释:此句可理解为“刚好碰上了县官祭祀的日子”,其中“县官”指代前文的“知县大人”,“行礼日”指“祭祀之日”,而“揖让”则是指“拱手相让”。“列尊罍”即“排列着酒樽”
注释:我常穿着两双鞋走过曲亭,夜晚我在窗前和小窗户风雨中一起讨论佛法。 我被尘世污染的眼睛感到迷茫和忧愁,因为我一直在漂泊,无法安定下来。 在梦中,我只能看到云山的青翠,但那是暂时的。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的问候,表达了他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他用“两屐”“风”等词来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用“梦里云山只暂青”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诗意,让人深思
《别永寿孟明府》是明代诗人殷奎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意境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厚意。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急雨凉风一院秋:描述了早晨的场景,急骤的雨和凉爽的风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秋的凄凉氛围。雨水打湿了地面,带来了一丝凉意;而秋风则吹拂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萧瑟。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也引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
【注释】 ①交游:交往。②篴(líng):竹席。③何方今:现在何处。 【赏析】 此为送别诗,作者通过写自己对朋友的思念,表达自己对友人离去时心情的变化和感慨。全诗语言质朴,直抒胸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少小”二句,言自己与朋友从小一起玩耍,相交已二十余年。这两句是说从孩提时代起便与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余”字表明这种友谊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往来门巷”四字说明他们常在街巷中相遇、交谈
【注释】聒:吵闹、喧嚣。皤:白发。县中:指州府。著弦歌:指开学。 译文: 十年间战乱不断,百姓们饱受战争之苦,两鬓都变白了。 昨天州府里的人报告说,新学馆开学,正在演奏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乱对百姓生活影响的小诗。开头两句写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十年的战乱让百姓们饱尝战火纷飞之苦、流离失所之苦。“耳畔”二句点明时间,十年间战祸不息,百姓们饱受折磨
注释: 除夜,指旧历除夕。客身两度逢除夕,白发添来知几茎。 客居他乡,又逢新春除夕之夜,岁月不饶人啊! 想得故园诸弟侄,拥炉膝下话寒更。 思念着故乡的弟侄们,围炉取暖,谈笑风生。 赏析: 《除夜》是南宋诗人文天祥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除夜”为题,抒发自己对家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文天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爱国情怀
【诗词】新堂 状元坊里作新堂,谁识先生乐意长。 清渭西来充泮水,南山东绕作宫墙。 【注释】状元坊:指科举考试中状元的地方。作新堂:建造新堂。谁识先生:谁知道先生的意思。乐意长:长久的乐事。清渭:泾河的上游,即渭河。充泮水:作为泮水。泮水是孔庙前的池水,泮水边是学生读书之处。南山东绕:东面有山,环绕在南面。作宫墙:建宫墙。 【赏析】此诗为题“新堂”而作,表达了作者对新堂的喜爱之情和对知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