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怀瑞
【注释】 白凤骖:用白鹤作比喻。白鹤常与仙人相随。 龙公:指山中隐士或道人。 木客:指外地的游子。 黄野:指隐居之地。 一堪:一点可称许的地方。 【译文】 真官白鹤驾着仙鹤,在菊花潭上来往飞翔。 篱笆里住着一位高洁的隐士,他乡口音让游子倍感亲切。 铁桥边的水色清澈如湫,日峰下的草色郁郁葱葱。 我们一同去拜访黄野先生,如今已没有可称赞的了。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
何许端溪县,今惟碧玉林。 何许:何处。端溪县:指广东肇庆府的端州(今广东肇庆),因产端砚而得名。碧玉林:指绿树成荫的山林,也借指端砚。 挹香分地脉,瀹锦透波心。 挹:舀。瀹:煮熟。地脉:土地的脉络。瀹锦:比喻水清澈见底。波心:波浪的中心。 合沓藤枝覆,逶迤竹径深。 合沓:重叠。逶迤:弯曲延伸的样子。藤枝:多指老藤。偃仰:屈曲的样子。竹径:竹林中的小路。 虽非远城市,宁异汉川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艺术手法及评价文章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有直接性和间接性两大类。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考生不仅要从内容方面分析概括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而且要从语言方面赏析作品在结构、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表达方式上的得失,甚至要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分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舟中怀念家乡春景而作,全诗写思乡之情。 “嵩台”指嵩山之巅,即太室山。 “立春”指立春节时。
诗句原文: 羽卫园陵外,千秋松桧阴。 积薪元不戒,急燧远相侵。 瘗玉涂山古,沉珠淮水深。 九重哀痛诏,倾听独何心。 注释解释: - 羽卫园陵外:指在皇宫外部设置的警卫,用以保护帝王的安全。 - 千秋松桧阴:千年的松树和柏树构成了一道阴凉,象征长久和安宁。 - 积薪元不戒:指火灾预警不足,可能因为疏忽或忽视导致灾难发生。 - 急燧远相侵:火势迅速蔓延,威胁到远处的建筑物。 - 瘗玉涂山古
【注释】 冰玉:指女子如冰似玉。欹:倾斜。 日暮晕酴(tú)醾(mǐ):傍晚时,酴醾花开放,花瓣上泛出紫色的晕彩。 云缕不重约:比喻女子与情郎分别后,没有再聚首的意思。 风裾谁为持:形容女子飘然离去的样子。 凄迷:形容女子离去后的迷茫。 妒女渡:传说中一个名叫妒女的美女渡河,被艄公救下而终身不嫁。 恼公诗:指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 销魂处:指男女相会的地方。 留髡送客时:指男子送别朋友时
【注释】: 聆君伐木咏,千里夙相亲。 命帙非今世,停车即故人。 翻阶香草暗,照槛海榴新。 复此玄珠赠,应怜象罔真。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何凝生是诗人的好友,两人曾见过面。这次诗人到他那里去问候他,并赠送礼物。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何凝生深深的友情和对他的尊敬,也表现了诗人与何凝生深厚的友谊。 首联“聆君伐木咏,千里夙相亲”,描绘了诗人与何凝生初次相遇时的情景。何凝生在砍伐木头时,吟诵着诗歌
注释: 1.竹素有逢迎,丹丘即百城。 - 竹与素(白色)相遇就形成了“逢迎”(即指白色),丹丘就是百城,这里的百城可能是指代某个地方的城池。 2.花催狂客醉,酒映使君清。 - 花催促着狂客沉醉,酒映照出使君的清雅。这里的"狂客"指代诗人自己,而"使君"则指代越使君。 3.屏烛光云母,盘餐迸水精。 - 用屏风遮挡灯光,使得云母闪耀光芒;盘中的食物犹如水精石般晶莹剔透
嵩台舟中立春 江畔早逢春,停舟望欲新。 注释:在嵩台上的船上立着春天,停下船来想要欣赏这新的春天景色。 赏析:诗人乘船在江上,忽然发现春天到了,于是停下船来欣赏这美丽的春色。 燕鸿惊久客,梅柳待归人。 注释:被燕鸿的声音惊醒了许久没有回去的客人,梅花和柳树都在等待着我归来的人。 赏析:诗人在江上遇见了许多久别的老朋友,他们被燕子的声音所唤醒,纷纷来到船边打招呼,诗人看到这些朋友,心中感慨万分。
【注释】 1. 扶留碧玉长:意思是形容粽叶的颜色像碧玉一样。扶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草,传说中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所以用来形容粽子的叶子翠绿、鲜嫩。碧玉,形容叶子的色泽。 2. 叠粽学鸳鸯(tuán zhòng xué yāng duān):叠粽是指将粽叶折叠成三角形或四边形,然后放入糯米和其他配料包裹起来形成粽子的一种方法。学鸳鸯,比喻制作粽子的方法与鸳鸯戏水时的形态相似。 3. 锦带同心似
【注解】 沧溪:指沧江,即长江。睡起:醒来。 何日美:何时能见到你? 皂幕(mù)片云:白色的云彩像皂色帐帷般飘浮。皂幕,用黑漆涂布的屏风。 沧江几派流:指长江上有许多支流,如同江河一般。 虚月夜:指月亮在夜里显得空荡荡的。 恰梦到春洲:恰好梦见了春天的水洲。 簟(diàn)影花轻过:竹席上的阴影轻轻地移动过去。簟,竹席。 垆烟(lú yān)鸟半收:炉火旁的烟雾中鸟儿一半飞去。 文无不可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