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素有逢迎,丹丘即百城。
花催狂客醉,酒映使君清。
屏烛光云母,盘餐迸水精。
听歌宛孺子,吾亦濯尘缨。

注释:

1.竹素有逢迎,丹丘即百城。

  • 竹与素(白色)相遇就形成了“逢迎”(即指白色),丹丘就是百城,这里的百城可能是指代某个地方的城池。
    2.花催狂客醉,酒映使君清。
  • 花催促着狂客沉醉,酒映照出使君的清雅。这里的”狂客”指代诗人自己,而”使君”则指代越使君。
    3.屏烛光云母,盘餐迸水精。
  • 用屏风遮挡灯光,使得云母闪耀光芒;盘中的食物犹如水精石般晶莹剔透。这里的”屏烛光”指的是用屏风挡住灯光,”云母”是一种矿物名,这里形容其光泽。”盘餐”则是古代的一种餐具,这里形容其精致。
    4.听歌宛孺子,吾亦濯尘缨。
  • 听着歌声,就像当年宛陵的孺子那样无忧无虑,我也愿意像他那样摆脱世俗尘埃,保持内心的纯洁。这里的”孺子”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儿童形象,这里比喻那些不受世俗困扰的人。”濯尘缨”则意味着清洗世俗的束缚,保持心灵的纯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越使君的赞美之作。通过描绘竹、花、屏烛等元素,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园林景象。同时,也通过宴席上的精美食物和优雅的音乐,表达了对越使君高雅生活的喜爱。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既表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