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辅畿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注释: - 海外:指唐朝之外的其他地方,这里用来比喻遥远的地方或未知的世界。 - 更九宇:改变天下,泛指经历许多事情。 - 他生未卜此生休:来世的事情无法预料,因此今生的事就不必再忧虑了。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芳林花未落” - 描述春天景色的美好。芳林指的是芬芳的树林,而花则指花朵。这句话意味着春天的花朵尚未凋谢,依然盛开。 - 注释: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 2. “古岸雨初消” - 描述雨后天晴的情景。古岸指古老的河岸,雨初消意味着雨刚刚停止。 - 注释:大自然在经历了雨水的滋养后变得更加清新。 3. “云性宜深壑” - 描述云的形状和特点。云性指云的特性或形态
夏夜 深更无夏意,兰气发秋芽。 户隙灯通月,窗傍树宿霞。 团圞妃子扇,绰约六郎花。 自拨金炉灰,烹泉试凤茶。 注释: 1. 深更无夏意:深夜没有夏天的气息。更深的夜晚,没有了夏日的炎热和热闹。 2. 兰气发秋芽:兰花的香气散发出秋天的气息。兰花在秋季开放,散发芬芳,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3. 户隙灯通月:窗户的缝隙中透进月光。这个场景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4. 窗傍树宿霞
春城即事 - 翻译: 春日的城中,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 - 译文: 在春天的城市里,一切景象都显得如此平静而美丽,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 - 注释: - 春城: 春天的城镇或城市。 - 傍砌: 沿着墙壁生长的苔藓。 - 栖梁: 停在屋梁上的燕子。 - 湿云: 低垂的乌云。 - 醉杏: 熟透的杏子。 - 细雨: 细小的雨。 - 午梦: 中午时分的小梦。 - 情丝: 比喻微妙的感情。 - 慵倒:
秋蓬晚望 秋风中,我独自在游子之地眺望远方。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山丘,仿佛被分割成两半,一半是明亮的一半是暗淡的。 浅滩上,鱼儿的影子在水中摇曳,像是在寻找食物或是躲避捕食者。微烟中的大雁群飞向北方,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岁月如流水般逝去,如同落叶一般无声无息。我的梦境总是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够回到那个熟悉的家园。 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没有一点声音。远处的寺庙传来了钟声
《山寺有访》 携酒寻佳友,衣纱染翠烟。 磬音清似茗,僧意澹如泉。 石静知逃世,山空自悟禅。 夜谈忘日暮,聊复浩歌还。 注释: 山寺有访:我带着酒去寻找好的朋友,衣服上的纱被染上了翠色的烟雾。 携酒寻佳友:带着酒去寻找好的朋友。 衣纱染翠烟:衣服上的纱被染上了翠色的烟雾。 磬音清似茗:寺庙里的钟声清脆得像是茶水一样。 僧意澹如泉:僧侣们的心情像泉水一样平静淡泊。 石静知逃世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江行风景的诗。下面逐句解读: - 寺磬帆间落,鱼炊浦上通:描述了寺庙的钟声和渔船在河面上的情景。 - 夕阳山骨外,长路鸟声中:描绘了夕阳下山脉的影子以及长路上飞鸟的啼鸣。 - 草意随波绿,花情傍晚红:表达了花草随波起伏的颜色变化,以及傍晚花朵的颜色。 - 石泉清可掬,先饮有青虹:形象地描绘了清澈见底的泉水,以及它在阳光下反射出的彩虹般的色彩。 译文: 寺钟声在帆影之间落下
【注释】 山到秋来瘦:指山在秋季显得瘦削。 树当风处□:指树在风中摇曳,形似□。 离人归似燕:离人回归像燕子一样迅速。 晓发落如枫:清晨出发,像落叶一样飘散。 识面岭头石:认识你时,看到岭头的石头。 传心草畔虫:传心于草边的小虫。 独怜霞色好:独自欣赏霞光之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事变迁的诗。首句“山到秋来瘦”,以山的瘦削起兴,暗示人的衰老,又写出了秋天的特点。次句以树作比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莺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一句“饥啄红香细”,是说春日的莺鸟在花丛中啄食,其声音细碎如同在细声咀嚼食物;第二句“闲翻碧影斜”,是写莺鸟在树枝间悠然自得地翻飞着,其影子斜斜地投射到碧绿的树梢上;第三、四句“衣分公子艳,名傍美人佳”,是写莺鸟身上的羽毛颜色美丽动人,而它的叫声又如美人般婉转动人;最后两句“绮语能欺燕,春心独占花”,则是说莺鸟虽然善于唱歌,但燕子也懂得歌唱
巧随花信学春游,宛转东风弄石柔。 远到似传前月信,新逢犹话去年愁。 衔来花片窥金屋,挟得新胎认旧愁。 相对美人多别恨,双双联翮碧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