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越人
注释: 春江渺渺思迟迟,春雪萧萧晚霁时。 春江渺渺,思绪也悠远;春雪萧萧,暮色渐消散。 银汉有云皆玉叶,瑶台无树不琼枝。 银河之上飘着的云彩宛如玉叶一般,瑶台之上没有一棵树木不是琼枝。 诗成梁苑人初醉,书到潇湘雁不知。 诗歌写成后,梁苑的人们已经沉醉其中;书信送到潇湘之地,却不知道是谁写的。 清绝小楼中夜月,梅花无数影垂垂。 清澈绝美的小楼上,半夜的月光洒下,映照出无数梅花的影子。 赏析
范庄与李宾父访主人不值幽径分林带碧萝,范庄乔木拂云多。 溪边倚杖梅初放,竹里寻扉客自过。 鸟迹闲塘寒雪暗,佛香邻爨晚烟和。 怜君酒态颠狂甚,拟共春晴一放歌。 注释: 1. 幽径分林带碧萝:形容小路弯弯曲曲,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着碧绿的苔藓。 2. 范庄乔木拂云多:范庄的树长得很高,枝叶茂密,仿佛能触摸到天空中的云朵。 3. 溪边倚杖梅初放:诗人在溪边倚着拐杖观赏梅花。 4.
【注释】 白日丽西麓:阳光照向西边的山麓。 回光炤幽林:阳光照射在树林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清晖蔽原野:阳光洒在大地上,形成了一片光明。 翻作孤云阴:阳光照耀着天空中的白云,使其变得阴暗。 霭霭翳远村:远处的村庄被雾气所笼罩。 翩翩归夕禽:傍晚时分,鸟儿们纷纷归来。 引领一遐瞩:引领着目光望向远方。 山川何蔚深:大自然的景色多么深邃啊! 西聆赤水濑:向西聆听赤水河的声音。 东瞰丹山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从题材、主题、构思、手法、语言等角度进行分析判断。首先理解全诗内容,把握其主旨思想。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意象特点、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及诗人情感。 【答案】 诗句: 读孙兴公天台赋 灵山何纡郁,窈窕匿千岭。 瀑流白云响,霞标赤城影。 丰茸阳林丽,蒙密樛枝整。 石梁跨危壑,萝龛閟幽境。 奇篁迹始昧
归自石壁作 湖上风雨回,扁舟返茅屋。 白云忽无色,青山空在目。 回眺匹练明,飞流洒空谷。 宛若匡庐岑,楚艇隔江澳。 惆怅幽鸟啼,犹疑石潭宿。 高树转长河,芳草暗平陆。 时维季夏暮,村村稻苗绿。 愧彼农者劳,缅怀高人躅。 青精暮可饭,新篘早堪熟。 何事从人间,怍颜小山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一次风雨之后,返回家中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湖上的风雨、白云、青山以及夜晚的星空等自然景色
春晓曲 明星烂烂漏迟迟,天汉无声夜景移。 江流东注璧月西,五岳如指青参差。 晓光曈昽海气低,新莺啼上千秋枝。 繁花凝露晓香湿,人间睡足春霏霏。 注释: 1. 明星烂烂漏迟迟 - 形容星星闪烁的样子,烂烂的星光在夜空中持续闪烁着。 2. 天汉无声夜景移 - 天上的银河静静地移动,没有声响。 3. 江流东注璧月西 - 江水向东流入大海,而月亮则向西悬挂。 4. 五岳如指青参差 -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求考生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赏析”要求进行作答。本题是理解性的默写,难度不大,注意根据语境写出诗句即可。 【答案】 湖夕山翠炯。飞萝挂冥色,延眺纷不整。秋水涵众容,阴霞散诸岭。孤帆倚岩邃,细路凌涧永。触目欣赏交,陟幽谢尘屏。要眇趣何穷,愉悦中自领。白云忽余态,玄言默有省
寒夜谣 北风吹天天雨霜,沈沈夜色生横塘。 揽衣忽听双雁翔,月白洲空寒夜长。 丁丁漏滴清川水,孤城倒影波弥弥。 一片南山翠自凝,万籁凄凉声不起。 独鹤长唳天风回,沧溟流光仅一杯。 仙山桂树纷户牖,侧身东望空徘徊。 空徘徊,萝叶舞。 长林无人幽径深,白石黏云月方午
积雨怀屠田叔李宾父 秋来霁无时,江光夕如缕。 徘徊空郊云,萧条杂飞雨。 旷望极暝色,疏花澹风渚。 层城有佳客,相思一延伫。 林霏莽复合,孤烟郁平楚。 何当迟皎月,长川下柔橹。 【解析】 积雨怀屠田叔李宾父:积雨之后怀想屠田叔和李宾父。 秋来霁无时,江光夕如缕:秋天到来而没有下雨的间隙,夕阳在江面上留下细长的光影。 徘徊空郊云,萧条杂飞雨:在空旷的郊外徘徊,天空中的云彩显得萧索
诗句释义及赏析: 春日东城 - 注释:《春日东城》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东城"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位置或他所见的风景所在的区域。 - 赏析:首句直接点明了季节和地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即在春天的东城所见到的景象。 睥睨沧溟上 - 注释:“睥睨”意味着远眺,“沧溟”指广阔的海洋,整句表达的是站在高远的地理位置,远眺大海的壮阔景象。 - 赏析:通过这一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