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伦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玉柱峰头紫气回 - “玉柱峰”是一处自然景观,通常指代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这里的“玉柱”可能象征着其坚硬和挺拔的特质。“玉柱峰头”特指山峰的最高点或最显眼的部分。“紫气回”则形容山峰周围环绕着神秘而神圣的气息,如同仙境一般。此句描绘了一幅山峰巍峨、云雾缭绕的美丽画面,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2. 清明时节逼峰来 - 清明时节通常指的是春分前后,这个时候天气晴朗
【注释】 次第:依次。隔墙何必问谁家:不必隔着院墙去问花的主人是谁。次第开花次第花,形容花开得非常茂盛。隔墙何必问谁家:不必隔着院墙去问花的主人是谁。也应无奈春光好:也无可奈何。东风:春风。醉紫霞:沉醉于紫色的春霞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里盛开着鲜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赞美之情。 首句“次第开花次第花”描绘了花朵盛开的盛况,强调了花朵的繁盛。次句“隔墙何必问谁家”
【注释】 三月初七日梦:梦,这里指梦中所见的景象。初七,农历每月的第七天。 高卑一曲动玄青,春日春风拜考亭:高卑(一作高下),曲度,即弯曲、曲折,玄青,指天空中黑色的云彩和星斗,这里指天空。 不是昊天无处著,洁魂应送水成清:昊天,指苍天,这里是天上的意思。“不是”二字是说天上没有什么地方找不到,“无处著”就是到处都有。“洁魂”指清明纯洁的灵魂,“应”字在这里是“要”,“送”字是“送走”。
五月初二日梦 阴阳管束玑衡外,宇宙呼嘘橐籥中。 岁事化权今在手,人间何树不东风。 注释: 1. 五月初二日梦:指五月初二日所做的梦。 2. 阴阳管束玑衡外: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分别代表自然界的阴与阳两种力量;管束、玑衡则是指天文仪器,用以观测天象。这句话意味着梦中的宇宙仿佛被阴阳所控制,就像天上的玑衡(一种测量天体的仪器)一样。 3. 宇宙呼嘘橐籥中
二月初二日梦 其二四海明年宇宙香,万花庭院各春光。 纲常担上挑三统,万古纲常上脊梁。 注释:在二月初二这天我梦见了宇宙间充满了芳香,庭院里到处是春天的气息。承载着道德规范和纲常的担子,挑起历史长河中的三个朝代。这些道德观念如同脊梁一般支撑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纲常和历史传承的深刻理解和认同。诗人认为,道德规范和纲常是支撑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基石
在《初三日梦》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黄花随着秋风四处飘散,似乎要融入无边的天际;山间的万壑在清风的吹拂下,一夜之间显得格外清新。然而,尽管诗人感叹自己与古代的谪仙尚有距离,但并不妨碍他继续在这山林之中寻求心灵的自由。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反思和自我慰藉。罗伦虽然因直言进谏而遭贬,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
月色花香掌上看,分明春事满阑干。 凭谁说与林和靖,雪树枝头雪未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句“月色花香掌上看”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分明春事满阑干”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景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最后“凭谁说与林和靖”表达了诗人想要与林和靖分享这份美景的愿望
【注释】 玉万竿:指云霄。 王母:即西王母。 青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类,这里代指王母娘娘。 瑶台:神话传说中的仙境。 赏析: 首句“仿佛云霄玉万竿”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玉竹形象,给人一种仙气缭绕的感觉。第二句“依稀王母驾青鸾”,则将视线转向了一位神秘的仙女——王母娘娘,她驾着青鸾而来。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王母娘娘的神往之情,也暗示了与梦中仙女相遇的惊喜。第三句“来时不识归时路”
注释: 庭燎,庭院里烧柴火取暖。春和万国香,指春天的温暖使得各国都充满了香气。小桥虹路倚天长,指的是桥梁如同彩虹般美丽,道路依山傍水,延绵不绝。明年去借仙翁手,明年再去借仙翁的智慧和能力。指点云章对玉皇,指的是用仙翁的智慧去指点云霞和玉皇大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庭燎”、“小桥虹路”等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待。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
【注释】 十一月初三日晚上在杏林,其一 天机:上天的旨意。指上天要下雨。玉壶:古代用玉做的酒器。春:春雨。海内:天地间。葛巾:葛布做的头巾,这里指葛仙翁(传说中的仙人)。葛天民:葛仙翁,即葛洪。 【译文】 天帝的旨意一发动,天上的雨水就开始落下,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头上的葛巾还挂在身上,我和你也都是葛仙翁的子孙。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十一月份初五日傍晚于杏林中与友人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