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沄
【注释】 ①嘉则:地名,在今陕西岐山。②扉:门扇。③支颐:用手托着头。④营巢:筑巢。⑤岐山:在陕西。⑥“春日”两句:写春天的景色。⑦“深巷”两句:写幽静的环境。⑧“闲看”二句:写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⑨《诗经·周南·关雎》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句,这里借指女子。⑩杜牧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初夏,当时杜牧任司勋员外郎、池州团练副使。 【赏析】 首联描写春日里诗人独自闭门独处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科头”意为:头发散乱。“燕衔花片来,知是春归去”意思是:燕子衔来了春天的花瓣,我知道春天要回去了。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 偶成二首 科头不出门,岁月已忘记。 燕衔花片来,知是春归去。 译文 我的头发散乱地披在肩上而不去理发,不知不觉间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燕子衔来春天的花片
诗句释义与赏析如下: 1. 清露湿衣袂: “清露”指的是夜晚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露珠,“湿衣袂”则形容露水使衣服湿润。这一句描绘了夜深人静时,诗人独自一人在室内的情景。 2. 空庭夜正深: “空庭”指的是空旷的庭院,“夜正深”表明时间已经很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静的感受,可能是在思考或感慨人生。 3. 虫声缘砌久: “虫声”指蟋蟀等昆虫的鸣叫声
访友入南山,扣门不闻语。 欲数青琅玕,错错知几许。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林画面。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1. 访友:诗人在山林中遇到了他的老朋友。 2. 入南山:他们一起进入了南山。 3. 扣门:他们敲了敲门。 4. 不闻语:但没有人回应。 5. 欲数青琅玕:他们想要数一数山上的青琅玕。 6. 错错知几许
新秋漫兴二首 新秋即指初秋。“漫兴”是说作者无拘无束随意吟咏,抒发自己对时序变化的感受。 短发经秋下,衰颜藉酒红。 “短发”,指稀疏的头发;“经秋下”,意谓在秋天已见白发。“衰颜藉酒红”,意谓因年岁已长,容颜憔悴,借酒浇愁,故鬓发泛出红色。 小窗新得月,落叶静鸣风。 “小窗”,指窗子很小;“新得月”,意谓今夜有月光;“落叶静鸣风”,意谓落叶随风飘落,发出沙沙的响声。 多病惟高枕,无营任屡空。
【注释】 贫家吟:贫穷之家的诗歌。风雪:指恶劣的气候。茅檐(miáo yán):茅草盖的房檐。去所:去向,目的地。凄凄(qī qī):形容声音凄清。儿女啼:小孩儿啼哭。日晡(bó):中午时分。煮:烧火做饭。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贫苦人家的生活情景,反映了他们贫困潦倒的处境。开头两句“风雪下茅檐,出门无去所”,写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而自己却身无片瓦,只能躲在破旧的茅檐下
【注释】 1. 入相:做宰相。何人:指谁。趣装:整理行装,准备赴任的打扮。2. 马蹄空笑:马儿奔驰时发出的声音,如同笑声。3. 舍北无莲馆:在舍北没有莲花池塘,即没有庭院花木。4. 病喜风前有竹床:病了喜欢风中吹来竹床的清香。5. 蜗趁苔痕升雨壁:蜗牛爬到墙上的苔痕上,好像在借势上升。6. 萤依月色度昏墙:萤火虫依靠月光在墙壁上移动,好像借助光亮而行走,也像借助光线而飞行。7. 题诗欲寄高僧去
诗句原文 潮生月亦上,月白见潮青。 不知潮月落,君去几长亭。 译文注释 潮水涨起月亮升起,月光照耀下的潮汐显得更加清新。 我不知道当夜潮水和月亮都落下时,你还要走多远的驿站呢? 赏析 卢沄的《江上送别》是一首表达离别愁绪的古风诗歌。诗中描绘了江上送别的场景,通过描写潮水与月亮的关系,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深深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哀愁。同时
【注释】 1.西亭:指送别的地方。朱近臣:名不详。2.嘉则:沈嘉则为,字子美,号东阳逸民,北宋杭州人,曾任国子监丞、秘书省正字等职。3.江:指钱塘江。4.梅根渚:在今杭州市西湖西南。5.未及:尚未来得及说。6.昏:同“昏”。7.尽:说完,讲完。8.赏析:此诗是作者送别友人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简洁明快,情意深长。 【译文】 送君到钱塘江上,雨还未下,还没有到梅根屿的渡口。 雨下得急,天要黑了
田家吟 最是农家乐,收成十月天。 春耕余谷种,秋税了官钱。 儿女团朝日,鸡豚散野田。 邻翁相见处,凶稔说明年。 注释: - 最是农家乐,收成十月天:这句话表达了农民在收获季节的喜悦和满足感。“最是”表示最为突出、最重要;“农家乐”指的是农村的欢乐和幸福;“收成十月天”指的是丰收的季节,十月通常是农作物成熟的时候。 - 春耕余谷种,秋税了官钱:这句话描述了春天和秋天两个农忙季节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