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而舒
石湖 五湖天下闻,游兴艰往昔。 惟此城郭西,一湖题作石。 石上有闲人,览尽山水碧。 何知争渡喧,结茅长自适。 注释: 1. 五湖:这里指的是太湖的五个主要湖区,分别是东洞庭、南太白、北阳羡、西苕溪和中菰蒲。 2. 游兴:游览的兴趣或愿望。 3. 惟:仅仅是,只是。 4. 城郭西:在城市的西边。 5. 题作石:在石头上刻字,表示纪念或标记。 6. 览尽:欣赏完毕。 7. 何知:哪里知道。 8.
锦岩 三殿开岩岫,历年亦已久。 石角多嶙峋,岩花无杂莠。 炎天暑亦凉,披襟堪命酒。 韵士解风流,谈诗坐高阜。 注释: 1. 三殿开岩岫:指的是三座宫殿(指皇宫内的殿堂)在峭壁之上,形成了一座天然的岩石洞穴。 2. 历年亦已久:表示这个景象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 3. 石角多嶙峋:指的是岩石的棱角非常分明,给人一种峻峭的感觉。 4. 岩花无杂莠:指的是岩石上没有杂草生长,保持了自然的风貌。 5.
秋日志感次和佘素思明府西风瑟瑟晓霜飞,四望郊原落木稀。 节序讶同车毂转,遭逢那肯壮心违。 云看五色浓还淡,草过三冬绿渐肥。 不用悲秋怀宋玉,暂随鸥鹭与忘机。 注释: 1. 西风瑟瑟晓霜飞:秋风凄凉,霜降时西风吹得瑟瑟作响。 2. 四望郊原落木稀:放眼望去,田野里只剩下稀疏的树木。 3. 节序讶同车毂转:季节变换,如同车轮旋转一般迅速。 4. 遭逢那肯壮心违:遇到这种情况,怎能违背自己的壮志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慧空的《宝林寺》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古刹西南隅,轩楹高且大。 阅碑非福先,舍身笑同泰。 丛林仿古踪,宝筏渡无外。 迄今台殿清,寒空发天籁。 注释: - 古刹:古老的寺庙 - 轩楹:指寺庙的门廊 - 高且大:高大而庄严 - 阅碑非福先:在寺庙前的石碑上看到“非福先”的字样 - 舍身笑同泰:舍弃身体和生命去追求佛道 - 丛林:佛教中修行人居住的地方或寺院 - 仿古踪
【注释】: 1.炼丹井:指古代传说中的炼制神仙之用。 2.求仙:指修炼成仙。 3.谁烧却老丹,九仞透天一:谁能够将已经炼制的丹药烧毁掉?只有那九仞深的井,才能够穿透天幕。 4.泉源冽且清:泉水清澈,冷冽。 5.万古常潏潏:形容水的清澈,像万古长流一样不停歇。 6.服食身当轻:服食,服用;身当,应当。服用这种药物,身体会变得轻盈。 7.何人登少室:少室山,位于嵩山东南,是道教名山之一
【注释】 洗砚池:砚台的蓄水池。 凿池开半亩:指在庭院中凿出一块空地,开辟成水池。 澄泓满池水:形容清澈见底。 时将铜雀砚:时常用铜雀(晋王羲之的字)砚来磨墨。铜雀砚为晋代著名文房四宝之一,相传为王羲之曾用之。 闲来濯尘滓:闲暇的时候用来清洗笔砚上的尘土。 游鱼惯吞墨:游动的鱼儿经常吃食墨水。 文士快伸纸:文人喜欢书写文章和绘画。 右军写作工:指唐代书法家张旭(字伯高),因擅长草书,世称“张颠”
青云路 一望植千松,八桥递相引。 忆昔修创时,游人车接轸。 无何劫运乘,兵民互残忍。 砍伐不上闻,益思前令尹。 注释: 青云路:指通往青云山的山路。 一望植千松,八桥递相引: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八座桥梁相互连接。 忆昔修创时,游人车接轸:回忆起当年修建此路的时候,游客络绎不绝地坐车前来。 无何劫运乘,兵民互残忍:不久之后,战争爆发,士兵和百姓互相残杀。 砍伐不上闻,益思前令尹:在战争中
文昌阁 巽位起孤峰,县治称福地。 邑宰解青鸟,父良迪言利。 浮屠插汉高,杰阁临苍翠。 拥护此山灵,管里天庙器。 译文: 在巽位崛起的孤峰,是县治的福地。 县宰像展翅飞翔的青鸟一样,为民解忧。 寺庙矗立在汉高的山上,宏伟的阁楼俯瞰着苍翠的山林。 这座山峰被山灵守护着,是管里的天神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文昌阁的描绘,展现了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首句“巽位起孤峰
【注释】 1. 伏波桥:即马援将军的铜像,位于今广西柳州市。 2. 鉴水木安流:鉴水是一条河流,其木安流指河水平稳流动,没有波浪。 3. 往来任潮汐:来往的人可以自由地在潮汐变化中行走。 4. 何代架桥梁,竖此江心石:什么时候架起了这桥梁,竖立在江心的大石头。 5. 天津啼杜鹃:天津(今柳州)有杜鹃鸟,春天时鸣声如“杜宇”。 6. 魂销迎送客:形容杜鹃鸟叫声令人心魂荡漾。 7. 长桥名伏波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送别友人》。 下面是逐句的详细释义: 不须岐路叹亡羊 - 不必因为岐路难行而叹息,就像丢失羊群一样。 暂向溪边引兴长 - 暂且在溪边散步以激发兴趣。 彩缕颁来丝续命 - 用彩色的丝线编织成花环,象征生命的延续。 兵符书罢笔盈床 - 写完兵符后,满桌的信函堆积如山。 中流击楫心偏壮 - 站在江中,拍着船桨,心中更加坚定。 霄汉乘槎意未忘 - 想要乘坐木筏,渡过天河(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