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锴
“白马雕弓气岸然,秋风射虎南山边。”这句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边疆景象。其中,“白马雕弓”不仅展现了武器的精美,也象征着勇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而“秋风射虎南山边”则通过“秋风”这一自然景象,烘托出战场的紧张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战士面对猛虎时的果敢与勇猛。 诗句“匈奴十万愁飞将,慎莫相逢醉尉前”则转向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描写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渔阳羯鼓声惨悽,一曲霓裳万马嘶:渔阳是古代地名,这里借指边关。羯鼓是一种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声音凄切。霓裳,指的是唐代乐曲《霓裳羽衣曲》。万马嘶,形容战马奔腾时发出的声音。 2. 剩有剑门西岭雪,年年常待翠华西:剑门是著名的关口,西岭指四川的岷山。翠华是指帝王的仪仗队,这里用来比喻皇帝的使者或朝臣。这句诗表达了尽管岁月变迁
【注释】: 洞庭:指湖南洞庭湖。 青冥:指夜空。苍然:苍翠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天的景色。 珊瑚管:用珊瑚制成的乐器,泛指精美的音乐用具。 清猿:指山中深谷中的猿猴,因声音凄厉而传得远而得名。 【赏析】: 《赠湘南易淑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通过“渔火”、“清猿”等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易氏兄弟的怀念之情。 首联:“秋色苍然下洞庭,枫林渔火动青冥。”
这首诗描述了送别周西穆南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踏歌争唱白铜鞮:踏歌,即在行进中唱歌;白铜鞮,地名,位于今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境内。这里描绘了送行的队伍欢快地唱着歌,行进到白铜鞮的场景。 衰柳寒乌落日低:衰柳,形容杨柳树枝条柔弱低垂;寒乌,指寒冷的乌鸦。这里描绘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的景象。 古瑟无人听悲怨:古瑟,一种古老的乐器;悲怨,表达悲伤和怨恨的情绪
《咏史五绝句其一》是唐代女诗人李清照的作品,下面将逐一解释这首诗的诗句: 1. “八百诸侯自会同”:此句描绘了一幅诸侯联合的场景,表达了历史上众多诸侯在某种情况下的联合或共识。这里的“自会”可能指的是自发的集合或会议,反映出一种政治或军事上的集体行动。这种联合往往是为了共同对抗外敌或解决内部的纷争。 2. “戎车载主白旄东”:描述了战车装载着君主和仪仗队向东行进的画面。在这里
这首诗是赠给湘南的易淑南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易淑南深深的怀念,以及他对她的深深思念之情。 “怀香何处问芳荪”,这句中的“怀香”指的是对易淑南的思念之情,而“何处问芳荪”则是指不知道她在何处。这里的“芳荪”是指芳香的草,象征着易淑南的芬芳。 “文藻风流宋玉存”,这句中的“文藻风流”指的是易淑南的才华和气质,而“宋玉存”则是在赞美易淑南的才华和气质。这里用到了宋玉这个典故,表示对易淑南的赞赏。
【注释】 晓角:清晨的号角声。蓬莱殿上,指汉武帝时的方士所设的仙境,这里代称帝王之居。董相祠:汉代董仲舒曾为胶西王相,故有董相祠。蔓草秋深,意指荒废已久。 译文: 清晨的号角声在梦中回荡,梦中汉武帝的长生殿还在说话。无须再衍述春秋的经书,那荒废的董相祠在秋天的草丛中。 赏析:《送别周西穆南归武林四截句》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七言绝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野步口号 - 野步:在乡间小路上漫步;口号:大声呼喊,表达情感。野步口号:在乡间小路上高声呼喊。 暮山秋水澹横姿 - 暮山:傍晚的山峰;秋水:秋天的水面;澹横姿:平静而宽广的姿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山峰宁静,水面宽阔的画面。 拄杖乘闲野步迟 -拄杖:拿着手杖;乘闲:利用闲暇;野步
邺城烟草镇漫漫,兄弟操戈六郡残。 不信卢龙古边塞,一时有路入乌丸。 注释:邺城是古代的都城所在,如今烟雾弥漫,城镇景象显得辽阔而漫长。兄弟们在战场上挥舞着武器,导致六个郡的领土都被破坏殆尽。我不相信卢龙古城的边塞会是这样的,因为那时确实有条通往乌丸的道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邺城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破坏的痛惜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邺城的景象和战争的影响
【注释】 1)赠湘南易淑南:赠,赠送。湘南,指湖南南部的湘江以南地区。易,通“谊”,友谊。淑南,即易淑,易的好友。 2)楚塞:楚国的边塞。 3)秋深:秋天已深。 4)蘼芜:草名,一名薇,一种香草。 5)鹧鸪:鸟名,一种野鸡。 6)相思:思念。 7)魂断:形容悲痛欲绝。 8)岘首西: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县西。相传三国时刘备死后,葬于其衣冠冢(即今樊城区西南的古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