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锴
``` 就藏上人乞花木栽草堂前戏效少陵体 茅斋敞开丘壑拱,石径曲绕芳菲稀。 熟知野兴几人得,忍使春风转眼归。 注释: 1. 茅斋敞开丘壑拱:茅草屋敞开着,就像山间的弯曲道路。 2. 石径曲绕芳菲稀: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花香稀少。 3. 熟知野兴几人得:我深知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自然的情趣。 4. 忍使春风转眼归:我不忍心让春天的美景瞬间消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模仿杜甫风格的诗作
【注释】 闻道红香属对桃:听说桃花有红香,属于对偶。属对,属对联。 攲斜留影照溪毛:桃花倾斜的身姿倒映在溪水里,如同溪边的茅草。 肯怜仅落萧条剧:你难道可怜这花凋零得如此凄凉吗? 敢惮春锄树艺劳:我怎能畏惧春天的农忙,去辛勤劳作呢? 【赏析】 此诗作于成都草堂,是诗人为上人种树戏效杜甫《江头四咏》之作。首句“闻道红香属对桃”,点明桃花与杜甫诗中的红香桃有关,并指出其位置。次句“欹斜留影照溪毛”
【注释】 海棠:指海棠花。更倚断坪西:更在断壁残垣的西侧。带雨凌风:带雨,带雨意;凌风,迎风而上。一向低:一直低头。莫止:不要。留连:留恋。应点染:应加以描绘。浣花溪:在成都西郊,相传杜甫曾居此地,后人以“浣花溪”名其居,故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向藏上人索取花木栽植草堂前,并仿效杜甫《蜀相》诗体而写的。诗人通过描写杜甫当年在浣花溪旁居住、创作的情景,来表达自己希望重游旧地的愿望
晤对王郎西涧边,说君高度迈前贤。 展禽自以和光贵,季札今经博物传。 白首望乡尝独立,青春当酒亦争先。 盐车有马空皮骨,谁恤风尘五十年。 我将深入解析这首诗: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晤对王郎西涧边” - 晤对:面对面地交谈。此句描绘了诗人与王兰谷的直接对话场景。 - 王郎:此处指王兰谷,可能是一位文士或官员,用以显示对其身份的尊敬。 - 西涧边:在山涧边,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 -
诗句原文: 雪消雁塞秋调马,月堕龙城晓控弦。 却自汉家飞将在,白头浑不识三边。 接下来是诗意: 在秋天的雁塞上,雪消融的景象如同画卷一般铺展。月亮从龙城滑落,照亮了清晨,将士们开始弹奏乐器。然而,这些曾经的汉朝名将,如今已白发苍苍,竟然对边关的战事一无所知。 关键词解释: 1. 雁塞:指北方边境上的要塞地区,常在诗歌中象征边关或战场。 2. 秋调马:秋季是马匹最肥美的季节,调马即驯养马匹
秋风八月塞云飞, 南北山头日合围。 一声吹彻黄芦叶, 紫帽单于射虎归。 注释:秋天的风在八月时吹拂着边塞上空的云雾飘荡,南北方向的山峰上太阳高悬,仿佛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包围圈。风吹过黄芦叶发出的声音,仿佛是战场上的号角声。紫帽单于归来,意味着英勇的胜利和凯旋。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季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战争胜利的喜悦。首句“秋风八月塞云飞”设定了时间背景和环境氛围
【注释】 澄海楼:位于山东登州(今蓬莱市),因临海而建。“澄”指水清,“海楼”指楼高入海。沧:大海。城:城墙。妖狐:传说中的一种能言善变的狐狸。役徒:服劳役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在澄海楼上眺望海景,夜半听来,竟如人语。作者以“澄海楼”为题,实是抒写自己的壮志和豪情,表现了诗人不惧强敌、奋勇杀敌的气概。 首句写楼高入海。“长城”即指登州城,“掉尾”形容其高大挺拔,好像尾巴一样垂入大海之中
绝国名王宠阿娇,舞衣歌袖薄红绡。 心贪关韨蒲桃锦,部落千山捕黑貂。 接下来将对《塞上词》逐句释义: 1. 绝国名王宠阿娇:这一句描绘了一个被帝王宠爱的女性,阿娇,她拥有无与伦比的美丽和魅力。 2. 舞衣歌袖薄红绡:描述了这位女子跳舞时穿着的轻薄红丝织成的裙子。 3. 心贪关韨蒲桃锦:此句表达的是女子内心的渴望与追求,她对富贵生活、奢侈享受的向往。 4. 部落千山捕黑貂:描绘了在广阔的部落中
注释:凤凰山上有层层琼台,丝管声声年年举办曲宴。五国城头霜夜吹起号角,寒风吹来不要辛苦吹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首句“凤皇山上叠琼台,丝管年年曲宴开”,以凤皇山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座座琼楼玉宇,笙歌鼎沸,热闹非凡的盛况。第二句“五国城头霜夜角,朔风辛苦莫吹来”,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这个场景。五国城头的战角,在霜夜中响起,寒风吹过,让人感到一丝辛酸与苦楚。这种对比
【注释】 藏上人:指诗人的好友。少陵体:杜甫诗风,以质朴、清新见长。 【赏析】 此为借花木栽植来表达对好友的怀念之情的作品。 前两句写鹅黄和凤毛的小草,是作者所喜爱的。后两句说,我虽不能亲自栽种,但可以托友人代为栽培,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质朴,不事雕琢,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