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锴
诗句原文: 吾衰强了生前事,兴至还分雨后花。 却引茑萝阑虎落,莫因鸡犬恼邻家。 小园曲径随方改,远水分流入圃斜。 青帝有情应念我,十年春色早须赊。 注释: - 吾衰强了生前事:表示诗人已经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只能尽力而为。 - 兴至还分雨后花:表示当诗人兴致勃勃时,他会去欣赏雨后的花朵。 - 却引茑萝阑虎落:表示诗人在欣赏花朵时,可能会被一些事物吸引过去。 - 莫因鸡犬恼邻家
注释: - 对佛跏趺爇白檀:在佛像前盘腿打坐烧香。对佛跏趺,是佛教徒的坐姿;对佛爇白檀,是对佛表示虔诚。 - 红袈裟映澹黄冠:袈裟(又称法衣)是一种僧人常穿的长袍,通常为深色调,而“红”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袈裟的颜色。 - 等闲不肯轻摩顶:不轻易去摸佛像的头顶,以示尊敬。 - 脱帽时时拜可汗:可汗是古代对君主的一种尊称,这里的“可汗”可能是对某个君主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僧侣在佛像前修行
注释:军营的灯火已经熄灭,暮笳声中传来。阏氏小帐里拨动着琵琶。新曲却不如明妃的曲调,霜月如烟飘落下来,落在白沙之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军营的景象与生活。首句“灯火前营歇暮笳”,描述了夜晚时分,军营中的灯火已经熄灭的情景。第二句“阏氏小帐拨琵琶”,则描绘了在阏氏的小帐篷里,人们正在弹奏琵琶。第三句“新声不踵明妃曲”,表达了新曲虽然美丽,但却没有跟随明妃曲的风格
诗句释义: 1. 日逢南至日将长,凝冱寒阴转闭藏。 - 至日:冬至日,意味着一年中最长的一天。 - 将长:表示这一天时间较长。 - 凝冱寒阴转闭藏:指在冬至日,天气寒冷,万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 2. 冉冉岁华频托始,冥冥天意重扶阳。 - 岁华:这里指的是一年中的四季变换。 - 托始:开始之意,暗示着冬至后,万物开始复苏。 - 冥冥天意重扶阳
注释: 1. 衰病经时成委顿:身体衰败,疾病缠身,已经很长时间了。 2. 石堂九日强登临:在重阳节这一天,我勉强登上了石堂。 3. 青山老变穷秋色:青山经过岁月的磨砺,变得苍老而贫瘠,显示出深秋的色彩。 4. 霜树寒深不贰心:霜打的树木虽然寒冷刺骨,但我内心坚定,不为所动。 5. 已忍平居常索莫:我已经习惯于平淡的生活,不再为琐事而烦恼。 6. 每逢佳节转沉吟:每当节日到来,我总是感到心情沉重
夜宿蓟门 蓟门古道接乌丸,兵气萧森切骨寒。 函谷实防秦障急,方城却蔽楚天宽。 鸳鸯万骑雄关阵,山海孤军大将坛。 楼橹及今霜月静,幕乌啼罢夜漫漫。 注释: 1. 蓟门古道接乌丸:蓟门古道是连接燕地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条道路,这里指的是通往乌丸的通道。 2. 兵气萧森切骨寒:形容军队的气息冷冽,如同穿透骨髓的寒气。 3. 函谷实防秦障急:函谷关是秦国的边防要地,这里强调其防御的重要性紧急。 4.
【注释】 村父:乡野的老头儿。采菊见遗:采菊时见到菊花被遗弃了。遗,弃置、抛弃。惨澹:暗淡无光的样子。落木:落叶。一愀然:十分悲伤的样子。江芷泽兰:比喻女子。江,指江河之水清澈如镜。泽,指水边之地。 【译文】 乡野的老头儿去采菊,见到菊花被遗弃,已经三年。秋风中枯叶飘落,一片惨淡景象。采菊的人是谁?是依傍你的那一个,十分悲伤。照在白发上,感到惭愧;闻到香味,感到可怜
【注释】: ①白狼:古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②祁连塞:祁连山的边塞。 ③年年:每年或每时每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边塞诗。诗人通过写边塞将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表达了自己渴望和平的愿望。全诗以白骨、秋草和夜霜为背景,形象地描绘出边塞凄凉、萧瑟的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注释】 1、万壑衔霜雪濑西:形容山峦起伏,林木茂密。万壑,指千山万壑;衔,吞食;霜雪,形容山间积雪;濑西,流经山侧的溪水。 2、晚芜红树自高低:形容晚秋时植物的颜色和高度变化,芜,杂草;红树,泛指树木;自高低,自生自灭、自高自下。 3、秋村近塞寒先落:描述秋天时节,靠近边疆的地方比其他地方更早感受到寒冷。 4、土著为乡俗不齐:指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中原不同,有差异。 5、汉籍已传黄蓓草
注释: 几年拾栗从狙公,习隐徐无事迹同。 徒枉鹤书能促驾,须知橘树不分丛。 野情芳草迷汧曲,别思春江注越中。 此去他时各努力,夕阳前路慎飞蓬。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易公仙赴浙江署即次留别原韵之作。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首句“几年拾栗从狙公”,意思是说与友人一起度过了许多年的时光,像狙公捡栗子一样,彼此相互扶持,共同努力。这里的“狙公”指的是古代寓言故事中的狙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