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跏趺爇白檀,红袈裟映澹黄冠。
等闲不肯轻摩顶,脱帽时时拜可汗。
注释:
- 对佛跏趺爇白檀:在佛像前盘腿打坐烧香。对佛跏趺,是佛教徒的坐姿;对佛爇白檀,是对佛表示虔诚。
- 红袈裟映澹黄冠:袈裟(又称法衣)是一种僧人常穿的长袍,通常为深色调,而“红”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袈裟的颜色。
- 等闲不肯轻摩顶:不轻易去摸佛像的头顶,以示尊敬。
- 脱帽时时拜可汗:可汗是古代对君主的一种尊称,这里的“可汗”可能是对某个君主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僧侣在佛像前修行、礼拜的画面。首句“对佛跏趺爇白檀”,描绘了僧人在佛像前盘腿打坐,烧香的虔诚场面。第二句“红袈裟映澹黄冠”,则描绘了僧人身上的袈裟和头上的黄色僧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两句“等闲不肯轻摩顶,脱帽时时拜可汗”,则进一步展示了僧人的虔诚和尊敬。他不愿意轻易地去碰触佛像的头部,而是常常摘下帽子来向君主行礼。这体现了佛教徒对于佛法的尊重和信仰。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虔诚修行和礼拜行为,传达了佛教对于道德、信仰和修行的重视。同时,也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宗教信仰的尊重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