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隔层岚迥,今知细路深。
一时移耳目,万象变萧森。
古拙居人服,偏私造物心。
天门双日月,随意自升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上方寺》。下面是对每一行的解释:
独隔层岚迥,今知细路深。
这句诗描述了一座寺庙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独隔”表示这座寺庙与周围的山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空间分隔,”层岚”指的是层层叠叠的云雾,”迥”意味着遥远或高远,”今知细路深”则是说现在才体会到这条小路的曲折和深远。
一时移耳目,万象变萧森。
这里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环境变化的感受。”一时”指的是瞬间,”移耳目”表示这些变化让视觉和听觉都发生了变化,”万象”是指所有的事物,”变萧森”则形容了这一切变化带来的寂静和荒凉之感。
古拙居人服,偏私造物心。
这两句诗描绘了寺庙的建筑风格和它所反映的人性特点。”古拙”指的是古朴而拙朴的风格,”居人服”可能意味着这些建筑风格符合当地居民的审美和生活习惯,”偏私”可能是指某些建筑或者设计更受青睐或者更符合某些人的心意,”造物心”可能指的是建筑师的匠心独运。
天门双日月,随意自升沈。
最后这两句描述了天空的景象。”天门”可能是一个比喻,指代天空中的某些景象或现象,”双日”指的是太阳和月亮,”月”和”日”在中国古代诗歌里经常用来象征光明和黑暗、白天和黑夜等概念,”随意自升沈”可能是指在自然界中,日月的升降似乎没有规律可循,它们自由地运行着。
赏析:
这首诗通过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对这些变化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通过对寺庙周围环境的描写,诗人传达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美景和人类情感的细腻描绘。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对人性和社会的反思。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