禊事阑亭歇,幽情野寺偏。
松云横一杖,花雨洒诸天。
日午阳和足,山深造化全。
百年浑遣兴,随地得悠然。

【注释】上巳:古时农历三月初三,人们举行祭祀水神的仪式。禊事:古代风俗,在水滨行祭礼。阑亭:亭子,供游人休憩。幽情:闲情逸致。松云:松树和浮云。横一杖:拄着拐杖。花雨:像雨点一样洒落。日午:中午。阳和足:阳光温暖。山深造化全:山深林密,教化完备。百年:一生,一辈子。浑:都。遣兴:寄托情怀。悠然:悠闲自在。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上巳节到龙泉寺观赏花的情景。诗人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联“禊事阑亭歇,幽情野寺偏”,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诗人的心情。上巳节本是祭祀水神的节日,此时已过,亭子也歇业了,而诗人却独自来到偏僻的野寺中,寻找一份幽静的心境。这里的“禊事”指的是古代的祭祀活动,“阑亭歇”则表示已经结束。同时,“幽情”二字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孤独而宁静的,他选择在偏僻的野寺中度过这个上巳节,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这里的“偏”字,则暗示了这种心境的独特之处。

颔联“松云横一杖,花雨洒诸天”,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野寺中的所见所感。这里,诗人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描绘景物。“松云”指的是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一杖”则是指诗人手中的拐杖。诗人拄着拐杖行走在山间小径上,周围是茂密的松树林和飘渺的云雾,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花雨洒诸天”则是形容天空中飘洒下来的花瓣,如同一场盛大的花雨,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山水美景,还通过诗人的动作和感受,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

颈联“日午阳和足,山深造化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野寺中的所见所闻。这里的“日午”指的是正午时分,阳光明媚;“阳和足”则表示阳光充足,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舒适和满足,仿佛身心都被阳光所滋养。同时,“山深造化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深深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深造化全”指的是山深林密,教化完备,意味着这里的自然景观与人类文化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尾联“百年浑遣兴,随地得悠然”,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这里的“百年”指的是一生的时间,而“浑遣兴”则表示诗人将一生的情感都寄托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无论是在哪个地方,只要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相伴,都能让人感到悠然自得。这里的“随地得悠然”则强调了诗人对自由和闲适生活的向往。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自然的陪伴,就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放松。

整首诗通过对上巳节到龙泉寺观赏花的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世界,并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