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诗中重要意象,体会其内涵。 第一句“日车方北至,我马独南行”。日车指太阳,这里代指南渡黄河时太阳正偏西。日车方北至,太阳偏西而照,是说太阳已到偏北位置,即下午1点左右,此时太阳偏西,天已渐黑。我马独南行,作者骑着马独自向西行去,是说作者在傍晚时分才从河南出发。 第二句“广武风犹壮”,广武是地名,这里指黄河边的一个渡口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陈继儒为张维斋明府写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第一句“秋山学圃为张韦斋明府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景象,诗人在秋山之中学习耕作,为当地的张维斋明府题写了一首诗。这里的“秋山”指的是秋天的山景,而“学圃”则是指学习种植。诗人通过这一活动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第二句“庄舄经春只越吟,莱根滋味忆山林”
驿站南边的小屋中,我一夜未眠。 草屋坍塌,我早早地就戒除了更夫的梆声, 旅人静夜倍凄清。 沉沉的戍鼓在楼头响起,宛转悠扬, 参星般的旌旗横贯天空。 短𡏝一空鸡绝唱,败槽百啮马多声。 十年梦想公车路,支枕连宵白发生
读危太仆云林集 唐宋为古文,大家才七人。南渡遂萎苶,得貌遗厥神。 注释:唐宋时期,擅长古文的有七个人。南渡后,他们逐渐衰退,只有文采和才华得以保留。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唐宋时期古文大家的怀念之情。他感慨于这些文人在南渡后逐渐衰退,只有文采和才华得以保留,而他们的精神和精神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有元运隆盛,大文兴崇仁。吴虞启先鞭,斯文绝复新。 注释:元朝时期,国家繁荣昌盛,大文风兴起
新城邸舍和壁间感柳韵 十年依约玉堂春,宫柳和烟不惹尘。 今日飘零向歧路,灵和殿里更何人。 注释: 新城邸舍和壁间感柳韵 新城的官邸里,墙壁间感怀柳树的意境。 十年依约玉堂春,宫柳和烟不惹尘。 在玉堂中度过了十年时光,宫里的柳树随风飘动,却不曾沾上一丝尘埃。 今日飘零向歧路,灵和殿里更何人。 如今我飘零到了岔路口,不知道灵和殿里还有没有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通过对柳树的描写
日车方北至,我马独南行。 广武风犹壮,黄河浪不平。 澄清谁揽辔,凭吊漫沾缨。 前路雄关近,当年驻重兵。
庄舄经春只越吟,莱根滋味忆山林。 夕阳千树鸟声寂,凉月一庭花影深。 窣堵波原难作宅,磨兜坚已自题箴。 惟馀结习残书在,窥见羲皇以上心
草舍摧颓早戒更,旅人静夜倍凄清。 沉沉戍鼓楼头动,宛宛参旗天半横。 短𡏝一空鸡绝唱,败槽百啮马多声。 十年梦想公车路,支枕连宵白发生
唐宋为古文,大家才七人。南渡遂萎苶,得貌遗厥神。 有元运隆盛,大文兴崇仁。吴虞启先鞭,斯文绝复新。 后劲得云林,如《国风》有《豳》。宋王拜下风,国史功不湮。 偶然履橐橐,上嫌称老臣。御史乃希旨,元故臣宜摈。 和州看余庙,于事犹轻尘。论者不复察,集矢何龂龂。 岂知公出处,大节光霄旻。言事既激烈,邪闭善则陈。 仓卒起田间,辞禄已五春。投井义不屈,存史情亦真。 兴朝访故老,四国响然臻。聊因国史出
十年依约玉堂春,宫柳和烟不惹尘。 今日飘零向歧路,灵和殿里更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