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学圃为张韦斋明府题

庄舄经春只越吟,莱根滋味忆山林。
夕阳千树鸟声寂,凉月一庭花影深。
窣堵波原难作宅,磨兜坚已自题箴。
惟馀结习残书在,窥见羲皇以上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山学圃为张韦斋明府题》是李绂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清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其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都值得深入探讨。

从文学风格上分析,《秋山学圃为张韦斋明府题》体现了李绂作为清代著名诗人的才情与学识。诗中描绘了秋天山林的宁静与深远,通过夕阳、鸟声、凉月等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他们对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追求。

在思想内容方面,这首诗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味和人生智慧。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隐喻了自己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在诗句“庄舄经春只越吟,莱根滋味忆山林”中,李绂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情怀。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显示了李绂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认同,也体现了他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从艺术成就来看,《秋山学圃为张韦斋明府题》在形式和技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能够很好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融合,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此外,诗中运用了许多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用“窣堵波”象征豪华宅院,用“磨兜坚”自题箴言,都显示出李绂独到的文学眼光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从历史文化背景考察,李绂创作此诗的时间背景对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内涵理解有着重要影响。作为清朝的诗人,李绂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也折射出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清代文化的特点以及文人的思想动态,这对于研究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秋山学圃为张韦斋明府题》是一首集自然美、哲理思考与艺术表现于一体的经典诗歌。它不仅展示了李绂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爱好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一个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魅力的极佳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