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荥泽渡黄河

日车方北至,我马独南行。
广武风犹壮,黄河浪不平。
澄清谁揽辔,凭吊漫沾缨。
前路雄关近,当年驻重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至日荥泽渡黄河》是清代诗人李绂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李绂,字巨来,号穆堂,临川人,康熙己丑进士,历官内阁学士。他的作品包括《穆堂类稿》、《续稿》、《别稿》,展现了其丰富的文学造诣和历史背景。
  • 诗作风格:《夏至日荥泽渡黄河》体现了李绂的诗歌风格,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也有着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使人仿佛亲临其境。
  1. 作品原文
  • 日车方北至,我马独南行:这句描述了诗人在日车向北行驶时,自己却向南而行的场景,展现了一种与时间逆行的孤独感。
  • 广武风犹壮,黄河浪不平:此句描绘了黄河边广武的风势仍然强劲,波浪翻滚,不平静的黄河给人一种雄浑的感觉。
  • 澄清谁揽辔,凭吊漫沾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凭吊之情,同时也反映了黄河的壮丽景色。
  • 前路雄关近,当年驻重兵:最后两句则转向了眼前的形势,提到不远处就有雄关要塞,当年这里驻扎着重兵。
  1. 主题思想
  • 个人情感:诗中充满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通过对比自己的孤独与黄河的雄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时代背景:通过对黄河和广武的描述,展现了清朝时期的边疆风光和军事重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 自然描写:通过对黄河浪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夏至日荥泽渡黄河》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穿越古今的旅行,它带领读者感受历史的气息,体验诗人的情感变化,同时对自然的美进行赞叹和思考。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清代诗歌的魅力,也能够对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