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泽莼何似,渔阳栗旧闻。
望乡仍寄食,习隐未离群。
歧路飞蓬熟,清愁远梦分。
关河摇落候,半是不归云。
【译文】
秋天的分界前一晚在五石瓠堂小饮,剥开栗子吃着就写起送别刘子东郊(其二)的诗。
震泽莼菜和渔阳的栗树,我都有尝过的。
望乡仍寄食,习隐未离群。
歧路飞蓬熟,清愁远梦分。
关河摇落候,半是不归云。
【注释】
震泽:今江苏太湖。
渔阳:今河北沽水县。
清愁远梦分:清愁,指思乡之愁;梦:指梦中所思之人或地,也指对故乡的追忆。分:分别。
关河:指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分界之前夜,与朋友相聚在五石瓠堂的小饮酒作别时所创作的。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感慨。
第一句“震泽莼何似,渔阳栗旧闻”,诗人首先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将震泽的莼菜与渔阳的栗树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渔阳”一词也暗示出诗人的漂泊生涯。
第二句“望乡仍寄食,习隐未离群”,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虽然身处异地,但仍然思念故乡,渴望回到亲人身边。而“习隐未离群”则表明诗人并没有完全脱离群体,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社交圈子。
第三句“歧路飞蓬熟,清愁远梦分”,诗人以“飞蓬”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涯,用“清愁”形容自己的思乡之情。这里还隐含着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而“远梦分”则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第四句“关河摇落候,半是不归云”,诗人以“关河”象征家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不归云”则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比、抒情和描写等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漂泊生涯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