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庆
【注释】 过无为州晤刘仲良、潘琴轩两方伯周沐三大令别后却寄:路过无为州时,会见了刘仲良和潘琴轩两位地方长官,周沐三这位大令,后来我们分别之后,又寄去了一首诗。 经生天禄有光辉,骨相谁令食肉飞?邺下文章空几辈,顺昌旗帜震余威:在朝廷中任职的读书人,有辉煌的前程。谁让这些人去吃人呢!邺下的文人学士空有才华,却没有机会施展。 桃花漫问玄都观,芍药争开金带围:我随便问起桃花园里的事情。芍药花开得正盛
诗句输出:骑省间居鹤唁悲,北堂余慕废莪诗。 译文输出:在骑省之间生活,我怀念着鹤的哀鸣和悲伤,北堂之上,我仍怀揣着对欧阳子的怀念和对废莪诗的敬仰。 注释输出:骑省,指代官署中的官员,他们居住在此地。鹤唁悲,形容环境凄凉,如同鹤在哀悼一般。北堂,指的是古代贵族的正厅,余慕废莪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赏析输出:这首诗是李昭庆在其任职期间所作,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以及情感的抒发
过无为州晤刘仲良潘琴轩两方伯周沐三大令别后却寄 注释: - 无为州:地名,在今安徽。 - 晤(wù):见面。 - 潘琴轩:诗人的朋友。 - 潘琴轩两:即两人,指诗人与潘琴轩。 - 刘仲良、潘琴轩、周沐三大令:均为诗人的朋友。 - 周沐三大令:可能指的是姓周的三位高官。 译文: 西去的船帆驶向皖公城,冬日的鼓声催促着岁月的更替。 在残雪中望见山岩上的树木渐近,岸边沙地上的野鸥正在休息。
过无为州晤刘仲良潘琴轩两方伯周沐三大令别后却寄 公瑾论交两世深,每从人海忆浮沈。 利名恬淡关天性,言笑矜持见道心。 甘托成都潜卖药,懒同彭泽试鸣琴。 十年冷抱梅花卧,合证前身处士林。 赏析: 此诗是清代诗人李昭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述与友人在无为州会面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悟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经生天禄有光辉,骨相谁令食肉飞。 邺下文章空几辈,顺昌旗帜震余威。 桃花漫问玄都观,芍药争开金带围。 早晚除书下丹陛,那从贤达遂初衣
清代诗人李昭庆是李鸿章的弟弟,曾历任记名盐运使和太常寺卿等职。李昭庆(1835年—1873年),字子明,又字眉叔、幼荃,号幼荃,安徽合肥县磨店(今属肥东县)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也是清朝晚期的一位重要官员。 李昭庆在咸丰年间随二兄李鸿章等人举家逃往江西,后随其兄李瀚章至南昌。在此期间,他开始进入曾国藩幕府,学习兵法并初入曾国藩幕府。咸丰十一年(1862年),他奉命统率湘军五营
清代诗人李昭庆是李鸿章的弟弟,曾历任记名盐运使和太常寺卿等职。李昭庆(1835年—1873年),字子明,又字眉叔、幼荃,号幼荃,安徽合肥县磨店(今属肥东县)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也是清朝晚期的一位重要官员。 李昭庆在咸丰年间随二兄李鸿章等人举家逃往江西,后随其兄李瀚章至南昌。在此期间,他开始进入曾国藩幕府,学习兵法并初入曾国藩幕府。咸丰十一年(1862年),他奉命统率湘军五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