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鼎元
【注释】 1.中山:今河北定州,在太行山南麓。杂诗:即“五言杂诗”,是五言诗的一种,每首四句,没有固定的形式和韵律。 2.幸有:幸好。奇花木,奇异的花草树木。 3.佛桑:梵语作“菩提树”,亦称“觉树”。 4.然似火:形容火红的样子。 5.铁树:又名“苏铁”,落叶大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 6.蕉:“芭蕉”,一种常绿植物,叶大呈长披针形,夏季开花,果实为卵球形。 7.野径:田间小路。丛
注释: 海气入楼腥,停云肯暂停。 海气入楼,使楼上空气变得腥臭,这是因为海上的雾气飘进高楼。停云肯暂停,是因为云彩不肯暂时停留。 檐高惟聚雀,草茂只多萤。 檐高,只有麻雀在高处聚集;草木茂盛时,只有萤火虫多。 书帙因风乱,诗肠对酒醒。 书册被风吹得翻飞凌乱,诗人喝酒后感到头脑清醒。 那堪愁夜永,雷雨撼窗棂。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夜晚漫长,雷雨声震动着窗户的栏杆。 赏析:
秦中 历尽奇山到雍州,凤凰声出杜鹃收。 中原霸业归前汉,上古王风属武周。 天险难依星北拱,地灵有恨水东流。 潼关四扇堂堂在,为说兴亡欲白头。 注释: 1. 历尽奇山到雍州:经过了许多奇特的山峰,最终到达了雍州。 2. 凤凰声出杜鹃收:凤凰的鸣叫声从杜鹃鸟那里传出来。 3. 中原霸业归前汉:中原地区的霸主事业回归到了前汉时期。 4. 上古王风属武周:上古时期的王者风范属于武周时期。 5.
【注释】 越州:今浙江绍兴。杂诗:即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绍兴任上所写的一组诗之一。全诗通过描绘景物、抒发感情、表达情思,生动活泼地表现出了诗人热爱山水、热爱生活的情怀。诗中写景状物,不事雕琢,纯用白描,语言清新明丽,风格自然率真,充分体现了“诗贵清空”的特点。 首句“地僻幽情惬”,点出题中的“地僻”。意思是说,越州偏僻,幽静的心境十分惬意。这里
【注释】: 坐客七人在:指作者与七个朋友在一起。 虚窗残雪明:虚窗即空荡的窗子,指没有阳光的窗户;残雪指窗外的积雪。 霜花贪烛影:霜花即霜,指雪花。 风竹妒吟声:风竹即吹动着的竹子,指风吹竹叶的声音。 读画诗神跃:在看画时,诗人被画中景象所感动。 呼茶仆梦惊:在喝茶时,仆人被主人的呼唤唤醒。 文章有天趣:指诗歌具有天然的韵味。 星斗正纵横:指夜空中的星星和北斗星,它们在天空中相互交错。 【赏析】
【注释】 1.古刹:指古代的寺庙。亭小:小巧玲珑。2.禅堂:佛教寺院中供僧人修行、打坐的地方,也称为法堂或僧堂。3.僧衣:僧人的衣服,一般用布制作,不染色,所以叫“僧衣”。4.席地:在地上铺席子而坐。5.花蕊:指佛前的鲜花。6.烹茶:烹煮开水沏茶。半雪糖:一半是白糖,一半是茶叶。7.此邦殊服食: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饮食习惯。8.何以慰愁肠:用什么来安慰我的愁思。 【赏析】
【注释】 奥山:深山。及:到。球官:古代官员的冠饰,这里代指文职官员。夷女:边远地区的女子。须鬓(suì):胡须和鬓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历中山时所作。中山位于广东,以山水秀美著称。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奥山及波上,游览最清奇”写的是中山的山川风光。中山有名胜古迹多处,如南台、东观、北楼等,诗人在这里游览,自然别有一番情趣。 颔联“石罅潮声透
晚兴 月破竹梢烟,阶除叠玉钱。 虫声依户冷,镫火向人煎。 心静书多味,霜清菊正妍。 忽闻宾雁过,秋士感华年。 注释: 1. 月光透过竹林照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2. 台阶上铺设着玉石,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3. 蟋蟀的声音在寒冷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耳边低语。 4. 灯笼的光芒映照在人们的脸上,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5. 内心的宁静使得书籍更加有趣味,每翻开一页都能感受到知识的乐趣。
黄鹤孤楼压渚宫,满城烟景接长空。 无边楚色潇潇雨,不断江声浩浩风。 鹦鹉洲连春草绿,凤凰山带夕阳红。 白云霭霭仙人去,万古愁销一笛中
仲春暖似夏初时,万县桐花开满枝。 夜半山岈残月吐,一痕沙碛画娥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