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景襄
【注释】长安竹枝词:唐代民歌,流行于四川一带。 敝裘(bì qiú):破衣服。冉(rǎn)冉:慢慢地。 絮(xù):柳絮。百舌(shé):鸟名,又名黄头郎,鸣声如百舌,即“布谷”。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卖花人生活的诗,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赞美之情。开头两句写卖花人的生活。“敝裘”、“絮逐官河”点明时令和地点;“竖子”是称卖花人,“提筐”是卖花人的用具
南屏 荡艇入南山,晴湖净如拭。 系缆枯树根,寒烟生微白。 偃卧周山阿,脚步层岩隙。 方丈出松巅,亭亭高百尺。 入门逢老僧,尘缨顿若失。 说法水月心,妙香浮广泽。 落花满空林,披云坐磐石。 置身在霄汉,庶以慰营魄。 安得常如此,元言共朝夕。 月出竟忘归,零露沾衣湿。 注释: 1. 荡艇入南山:用船在南山上游玩。 2. 晴湖净如拭:晴朗的湖面像被擦拭过一样干净。 3. 系缆枯树根
题画 闲来结得小茅亭,但识烟云月露形。 历日不书藤叶纸,年年只记柳条青。 注释: 1. 结得小茅亭:在空闲时搭建了一个小小的茅草亭子。2. 烟云:指天空中飘浮的云彩。3. 月露形:指月亮的形状。4. 历日不书:用历法代替日历。5. 藤叶纸:用藤叶制成的纸张。6. 柳条青:指柳树初生的嫩芽呈青色。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闲暇之时搭建一个茅草亭子并欣赏自然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彩和月光
敝裘冉冉带风轻。 絮逐官河柳压城。 竖子提筐如百舌,春来惟有卖花声。
项景襄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明代末年到清朝初年的官员。他出生于1627年,卒于1681年,字去浮,号眉山,浙江钱塘人。项景襄在顺治十二年(1655)的科举考试中以乙未科同进士第164名的身份进入仕途,并在随后的廷对中表现出色,被选为庶吉士,后补为检讨。他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兵部右侍郎,负责国家的大建置工作。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项景襄: 1. 生平简介 - 出生与早期经历
项景襄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明代末年到清朝初年的官员。他出生于1627年,卒于1681年,字去浮,号眉山,浙江钱塘人。项景襄在顺治十二年(1655)的科举考试中以乙未科同进士第164名的身份进入仕途,并在随后的廷对中表现出色,被选为庶吉士,后补为检讨。他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兵部右侍郎,负责国家的大建置工作。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项景襄: 1. 生平简介 - 出生与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