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徵甲
下面是宛陵杂诗四首的逐句释义以及诗句和译文的对应关系: 1. 诗意解读: - “磷磷碎石映流泉,随意幽寻夕照天。” 描述了傍晚时分,夕阳照射下的石头在清澈的溪水中显得格外明亮。诗人独自一人沿着小径漫步,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 “独木小桥当路出,倩人扶过水西边。” 描绘了一座小木桥横跨在溪水上,诗人需要别人搀扶才能过河。这里的“倩人扶过”表达了诗人对陪伴和帮助的依赖。 2. 关键词注释:
注释: - 分光照字抵青藜:分光照,指月光。青藜,一种植物。意思是月光可以照亮字迹,与青藜相媲美。 - 伴我秋窗夜咏题:秋窗夜,指秋天的夜晚。夜咏题,在秋天的夜晚吟咏诗歌题目。 - 莫道出身原小草:不要认为出身低微就像小草一样卑微。 - 等闲飞上与星齐:等闲,随意,轻松。飞上,升上。与星齐,与星星齐平。 赏析: 这首咏物诗主要描绘了蝉的形象和特点。首句"分光照字抵青藜",以月光为喻
【注释】 1. 丹阳:今江苏丹阳县,在镇江市境内。风口:风向的转折点。 2. 喔喔(ǒu):形容鸡叫的声音。 3. 篷背颠风:指船篷被风吹得倾斜。 4. 白头亲不寐(mèi):白头人不能安睡。亲:指老伴或亲人;寐:睡觉。 5. 屈指计行程:屈指,扳着手指计算。行程,旅途中的行程里程。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身临异乡,时至黄昏,正欲入睡,忽然一阵狂风吹来,船篷被风吹得倾斜,发出“喔喔”声
丹阳阻风口占二首 壮志何曾为别离,只怜儿女忍朝饥。 谁将此夕思乡梦,寄与闺中话片时。 注释: 丹阳:今江苏镇江市。阻风:因船受阻不能前进而停留。口占:随意写来。二首:诗的第二句“只怜儿女忍朝饥”是第一首,第三句“谁将此夕思乡梦,寄与闺中话片时”是第二首。 赏析: 《丹阳阻风口占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家乡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注释】 浑身生就甲和兵:全身覆盖着甲壳。 蠢尔无肠太薄情:愚蠢无知,毫无人情味。 到底未忘公子性:最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性。 高低不识乱横行:不知道高下来、低下来,随意横行。 【赏析】 《咏物三首·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咏物诗之一。此诗前两句写蝉的外形,以“生”字起笔,突出其体态之小,后两句写蝉的习性,既写出了蝉的特性,也表达了对蝉的厌恶之情。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蝉写得栩栩如生
【注释】 ①金焦:即焦山、金山,在今镇江市北。唐时有金山寺,宋有焦山寺。②桡:船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上舟行时的所感而发。首句写登临访金焦的愿望和无奈;次句写顺风驶舟的情形;三句写惹得山灵嘲笑之意。全诗写得轻快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宛陵杂诗四首 茅店三间席作门,瓦盆新酿醉黄昏。 西风打屋寒星射,添尽衾裯不觉温。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茅店三间席作门”:描述一家简陋的旅店,用茅草搭建的门显得十分简朴而温馨。这象征着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或对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的珍惜。 2. “瓦盆新酿醉黄昏”:使用瓦盆烹制食物,营造出一种乡村生活的氛围。黄昏时分,人们围坐在瓦盆旁共饮,享受着简单的幸福。这里的“新酿”不仅指酒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古诗文阅读,包括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赏析。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分析,最后写出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即可。本题中,“一夜凉风催晓露”意思是:一夜之间凉爽的秋风催开了清晨的露水。“半林黄叶恋斜晖”意思是:树林里一半的树叶依恋着傍晚的阳光。“也知树小栖难稳,欲曳残声向远飞”意思是:也知道树小栖息不稳,想要拖住那残余的声音飞向远方。 【答案】 译文:一夜清凉的秋风吹来
宛陵杂诗四首 六尺饥驱愺恅中,尘襟孤负对丹枫。敬亭上下双溪水,曾照青莲咏谢公。 注释:饥饿让我身心疲惫,我独自一人面对秋天的丹枫树。曾经在敬亭山的双溪边吟咏过青莲和谢公的诗篇。 译文:饥饿让我身心疲惫,我独自一人面对秋天的丹枫树。曾经在敬亭山的双溪边吟咏过青莲和谢公的诗篇。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文学创作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逐句解释错误的一项”,B项,“平安”错,应为“归乡”。 【答案】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