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鼎
注释:芦笋在满洲国出产的银质的餐具上食用,琼花滴下的露水晶莹剔透如同玉石般醇美。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芦笋和琼花的形象,赞美了它们的美丽与珍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句解读 1. 黄墩巨海通昌国,花园大路连西域。 - “黄墩”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或自然景观。在这里,它象征着某种辉煌或繁荣的景象。 - “巨海”可能指的是海洋或大海。这里用来象征辽阔的水域。 - “通昌国”和“花园大路连西域”可能指的是连接不同地方的交通要道或者是一个繁华的城市。 2. 九顷农歌乐丰年,赤山牧唱喧朝夕。 - “九顷”指的是大面积的土地。这里指代广阔的农田。 -
【注释】 建府戊午 —— 指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 建安 —— 地名,在今河南开封市南。 多士 —— 指许多才德之士。 月旦 —— 旧时一种品评人物的方法,即每月初一日,令朝中百官评论当月官员的优劣。 春官 —— 古代称尚书省为“春宫”,因以春官泛指尚书省。 升歌 —— 指宴饮时的乐声。 溟鹏插羽翰 —— 指文才出众,能飞腾于青云之上。 发策致身 —— 策:科举考试中的对策;致:达到
这首诗是诗人在汝城高处的瀛洲亭所作,描绘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1. 瀛洲亭 瀛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亭:古代建筑的一种,常用于观赏风景。 2. 汝城高处著危阑 汝城: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高处:指汝州城上的高楼。著:建造、搭建。危阑:高高的栏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汝州城的高处搭建了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瞰周围的美景。 3. 人在苍寒缥缈间 苍寒
武夷鼓楼岩 鼓楼岩下鼓楼开,举世邯郸梦未回。 安得老鼍教唤起,万人醒眼上山来。 注释: 鼓楼岩下鼓楼开,鼓楼上的鼓声在岩石下响起,整个世界仿佛还在梦中没有醒来。鼓楼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用于报时或集会,此处形容时间仿佛静止,人们还未从梦中醒来。 举世邯郸梦未回。 整个天下的人还沉浸在梦境中,没有从梦境中回到现实。“邯郸”是一个典故,出自《列子·汤问》中的一个故事
武夷九曲 武夷山中的九个曲折,每曲都引人入胜。 船行至尽头,更觉悠然自得。 绕过山湾,船只转舵,划破平静的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我留取了那洞中无穷的意境,桃花盛开的季节,水暖鱼肥。 译文: 武夷山中的九个曲折,每个都有独特的魅力。 船到了尽头,感觉更加宁静而舒适。 绕过山湾后,船头转向,激起了水面上的涟漪。 我留下了心中的无尽意境,在桃花盛开的时节,水温温暖,鳜鱼肥美。 赏析:
隔竹 隔竹斜阳唤小舟,寥寥天柱访仙游。 风声树杪疑笙鹤,云气峰头见翠虬。 凡骨面岩那可蜕,尘容镜水只包羞。 几时肝胆无羁靮,卧看中天素月流。 【译文】 隔着竹林,我听到了斜阳下小船的呼唤。在高耸入云的山峦之间,我追寻着仙人的踪迹。 风吹过树梢,仿佛是笙和鹤的声音;云气升腾到山峰之巅,露出了青翠的山龙。 我的凡胎肉身难以脱俗,如同岩石般坚硬;尘世间的容颜只能在镜子里隐藏,只能掩饰自己的羞怯。
黄墩巨海通昌国,花园大路连西域。 九顷农歌乐丰年,赤山牧唱喧朝夕。 罗溪流水出通潮,仕岆高山古贤迹。 方寺钟声诵善音,桃源击鼓评民籍
兴穷九折更悠然,棹转船头障去川。 留取洞中无尽意,桃花水暖鳜鱼天。
鼓楼岩下鼓楼开,举世邯郸梦未回。 安得老鼍教唤起,万人醒眼上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