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晫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水鸟和池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无秽水常净”,意为水中没有杂质,总是清澈见底。这里的“秽水”指的是污染的水,而“净水”则是未被污染的清水。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纯净、清新的追求和赞美。 次句“忘机鸟自驯”,意为这只鸟忘却了捕食的技巧,学会了自我驯服。这里的“机”指的是捕食的工具或技巧,而“驯”则表示学会或适应某种行为
秋夕遣兴 秋月清如水,凉生善养堂。 鹊惊梧叶坠,露压稻花香。 煨芋荐蛆白,开橙擘蟹黄。 客来随所有,此兴不能忘。 【注释】 1. 秋月清如水:形容月亮明亮清澈,像水一样。 2. 凉生善养堂:指秋天的夜晚,庭院中的凉意让人感到舒适。 3. 鹊惊梧叶坠: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一只喜鹊因为害怕而飞走了,导致梧桐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下。 4. 露压稻花香:描述了露水打在稻花上的景象,稻花散发出阵阵清香。 5.
注释: 忽颁新历日,春事到茅檐。 心自丹如故,须应白又添。 微风和拂面,小雨冷侵帘。 酒竭妨春饮,新将齑瓮腌。 译文: 忽然颁发新历日,春天的事情来到我的茅檐。 心像红日一样红润,白发又增添了许多。 微风吹拂着脸庞,小雨冷湿了帘子。 酒已喝完妨碍春宴,新用齑菜罐腌制的腌肉。 赏析: 首二句写新历日颁布后,春天到来的情景,“忽颁新历日”是说忽然颁发新历日,时间过得很快;“春事到茅檐”
注释: 1. 重来春又半,梦寐念归期。 重来 - 指诗人再次来到这个城市。 梦寐 - 形容思念之情深重,夜不能寐。 念归期 - 想念回家的时间。 2. 山近衾裯薄,春寒鼓角悲。 山近 - 山离得越来越近。 衾(qin) - 被子。 裯(chou)- 绸缎的代称。 薄 - 寒冷之意。 春寒鼓角悲 - 春天的寒冷使战鼓声更加悲壮。 3. 晓钟风送远,宿霭日开迟。 晓钟 - 早晨的钟声。 风送 -
解析: 诗句注释 1. 出郭知春晚,阴阴绿满川 - “出郭”指的是从城外出发,“知晚春”说明是春季的晚期。“阴阴绿满川”描述的是一片翠绿覆盖着整个河川,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 小桥横■杌,斜柳拂沦涟 - “小桥”指的是一座小巧的桥梁,“横■杌”可能是指桥的形状像某种器物。“斜柳拂沦涟”描绘的是斜倚在水面上的柳树随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动态的画面。 3. 风急低双燕,林幽聒一鹃
新绿满高树,残红辞旧枝。 马嵬留袜处,金谷坠楼时。 巢燕衔香急,川鱼弄缬迟。 诗人无可恨,青子又垂垂。 注释: 新绿:春天的嫩绿色 残红:秋天的红色 马嵬:古代地名,位于陕西省 金谷:古地名,位于河南省 巢燕:燕子 衔香:燕子嘴里叼着花蜜或花粉 川鱼:河里的鱼 弄缬(xié):指用彩色丝线织出图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生命的珍视
【注释】 黯:昏暗。駃駃:轻快的样子。 烧痕:指山间草木被烧后的痕迹,这里指春天山林中新生的景象。 欣欣:形容草木茂盛,也比喻人的生机盎然。 杖藜:拄着拐杖,这里指行走不便的老人。 清:清澈、清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早春景色的七绝。首联“黯淡云初敛,霏微雨复晴”描绘了一幅早春的山水风景图,画面上是天色由暗而明,云散雨收。次联“烧痕回野色,禽语尽春声”,则以“烧痕”和“禽语”两对关键词
梅子成熟,春雨初歇。空荡的书房,枕着席子和竹席,凉爽宜人。 心境宁静,世事如水,自古皆然。每日无事,日子过得悠闲漫长。 荷叶上吹过清风,兰花散发着幽香。我正穿着僧衣,可以一笑了之。 如同出家人的光头,自有一种洒脱的气质
行过晴溪乌桕弯,清漪犹自照苍颜。 □□□□□□□,举酒欣然得绿鬟。 鱼为知机潜别浦,兰因避俗住空山。 老夫自觉无多事,且喜宾朋时往还
携家松底酹虾蟆,椒荔豚肩荐菊芽。 吾父洲中无橘树,与兄庭下有荆花。 和羹莫遂笺边让,破帽无能落孟嘉。 衰老伤怀泪痕冷,年来须鬓白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