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范
和会之二绝 其一 饤虀篘酿挹仙霞,味到诗情分外佳。 应把梅花望彭泽,不辞漉酒污巾纱。 注释: - 饤虀:指将食物放在盘子里摆放得像古代诗文中的典故一样。 - 篘酿:指酿造的酒。 - 挹仙霞:意为从酒中舀出像仙霞一样的美味。 - 分外佳:更加美味。 - 彭泽:即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 漉酒:用布或纱布过滤掉渣滓,使酒变得更纯净。 - 污巾纱:意为沾满了酒液而弄脏了手帕。 译文: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爱景探春意已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对春天气息的探寻。 - 新诗新酿一时成:描绘了诗人在此时创作出的新诗就像新酿造的酒一样,立刻就能让人感受到其新鲜和美妙。 2. 译文对照: - 译文: - 我爱着这春光明媚的景象,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吟诵出心中的感悟。 - 新诗如同新酿酒,一经创作便立刻成熟。 3. 关键词解析: -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 寒冰为骨玉为精,篱落横斜数点清。 不见孤山浮动处,岭头折赠若为情。 注释: 1. 这首诗的首句“寒冰为骨玉为精”采用了比喻手法,形容梅花的高洁品质,就像寒冰和玉石一样纯净无暇。 2. “篱落横斜数点清”中的“篱落”指的是篱笆,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寒风中的坚韧生命力。 3. “孤山浮动处”中,“孤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而“浮动处”则表达了梅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注释】 ①老夫:自称。 ②屡与死为邻:多次与死相伴。 ③急报家人早入京:赶快告诉家人早早地进京赶考。 ④正虑:正在担心。 ⑤流:指流水。 ⑥枕前:指枕头旁边。 ⑦泄(xiè)檐声:雨水从屋檐下流过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期间,其时诗人因“三难”而心情郁闷,于是写诗以排遣愁绪。此首乃其中之一,全诗四句一气呵成,构思精巧,语浅情深,是一首很能打动人心的短小精悍的抒情诗。
注释:在茅草屋下坐着,铺着寒毡;我一定是在独自吟咏,用干舌来润笔。赶快派曲生过来问候,把满杯酒洒在我的墨端上。 赏析:诗中“孤吟”一词,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他独自一人坐在茅屋下,没有亲人朋友的陪伴,只有寒毡作为坐垫,显得格外冷清和寂寥。他的舌头已经因为长时间的吟咏而变得干燥,需要用酒来润湿。他急切地想要派人去问候他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够为他送来温暖和关怀。他用满杯酒浇在他的墨端上
注释:麦田里吹来的风带着饼饵的香味,桑园里映照在日下的桑叶上蚕丝闪耀着光泽。 我喜爱《归田赋》这首诗,它让我想起了你为何鬓发斑白。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和抒发作者归隐之心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麦陇、桑畦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同时,诗人也借“归田赋”之口,向读者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即为什么到了晚年还坚持做官?他的回答是:“问汝胡为两鬓霜
偶咏玉簪花 注释: 1. 叶带春姿如泼淀:形容叶子的颜色像被水洒过一样,春天的景色充满了生机。 2. 花多秋色似凝酥:形容花朵的颜色如同凝固的奶油一样,秋天的景色充满了成熟和丰收的气息。 3. 恍疑鹭立清波上:形容眼前的景色仿佛一只白鹭站在清澈的水面上游动。 4. 只欠渔舟凑画图:形容眼前的景象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只是缺少了渔舟的元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玉簪花的美丽
刘百十六兄送给我新酿的梅花大鲫酒,并作诗相和我的四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新酿的酒盎(yǐng)满溢出琼玉般的晶粒,照映着我胸怀一片清澈清明。 多谢你白衣人赠酒问劳,举杯饮酒却无话可说情意深长
诗句如下: 世以渊明名尔菊,却来紫陌换青铜。 东篱采采知何处,岂不包羞负此翁。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赏析: 诗歌原文 世以渊明名尔菊,却来紫陌换青铜。 东篱采采知何处,岂不包羞负此翁。 诗歌解析 第一句:世以渊明名尔菊 - 解释:世人认为陶渊明是菊花的代表。 - 背景:这句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陶渊明的广泛认知和尊重。 - 意义:通过这样的比喻
【注释】 1. 春霁:春日晴朗,天气转暖。 2. 养花天:比喻春天的气候温暖宜人。 3. 近夏:夏天将至。 4. 鞭霆:驱赶雷霆。 5. 沛然:形容雨势很大。 6. 贮水:积存水源。 7. 绿雾:形容田野上蒸腾的雾气。 8. 涨平田:指雨水涨满了平畴的田地。 【赏析】 《枕上偶成三首·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诗。此诗以农事为题,借写春雨、夏雷对农时的影响,表达关心农民疾苦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