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范
【注释】 壬申:农历七月十五日。邑中:指故乡。两绝:二绝句。 风清露肃片云闲,耿耿寒光沐万山。 满目琼楼高着脚,岂知身复在人间。 【赏析】 此诗写诗人归家后对家乡自然景色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全诗意境开阔,笔调清新俊丽,是一首别具一格的佳作。 首联写景。首句写天朗气清,风清露肃;次句写片云闲适。“耿耿寒光”照彻万山,一片明净,令人心旷神怡。 颔联抒情。诗人看到眼前的美景
【解析】 此词上片写芍药花开放时,词人对芍药的赞美。下片写词人的自谦。全词以芍药喻人,借物喻己,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之苦闷。 译文: 四季更替、日月轮回,每天都有新的生机。几枝芍药留得了几多春意?你能够用佳句来弹奏压韵,你的清纯襟怀也是令人钦佩的。 注释: ①寒暑回还:指一年四季。 ②数枝:一丛。 ③君能弹压凭佳句:你能凭仗佳句来压抑(压制)别人。 ④清襟:纯洁的胸怀。 赏析: “寒暑回还日日新”
中秋有约醉南湖,料此清光已不孤。 枕上不堪良夜永,起来犹强作伊吾。 注释:与友人约定在中秋之夜一起到南湖赏月饮酒,我估计今晚的月光应该不会孤单。但躺在床上却难以入睡,等到半夜醒来,我仍然忍不住想要起身去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美好月光的期待和喜悦。首句“中秋有约醉南湖”,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共同享受中秋月色的画面。第二句“料此清光已不孤”
诗句原文: 壬申九月初十归自邑中,两绝 雁宿沙头水月明,无端惊起两三声。 孤飞缥缈知何处,影落寒江浪已平。 译文: 九月十日我从城中归来,写下了这两首诗。 大雁栖息在沙滩的尽头,水面上月光皎洁,突然惊起,发出两三声鸣叫。 它们孤零零地飞向远方,不知道该去何处,影子落到寒冷的江面上,江水已经平静下来。 赏析: 《壬申九月初十归自邑中两绝》是宋代杜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簇簇妖红裛露鲜,春工烂漫乞君看。 次韵十一叔芍药五绝的诗句释义如下: 1. 簇簇妖红裛露鲜:形容芍药花瓣丰满、鲜艳,仿佛是一团一团的红色,沾满了露水显得更加清新可爱。这里的“簇簇”形容芍药花朵密集的样子,而“艳红”则是指芍药的颜色鲜艳如火。 2. 春工烂漫乞君看:这里的“春工”指的是春天的工匠,用来形容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烂漫”则是指芍药盛开时的美丽景象
诗句:白白朱朱扫地残,尚余红芍带春妍。 译文:地上满是白白的红色斑点,春天的美景已经逝去,只剩下尚余的红芍药还保留着春日的气息。 注释:本诗通过描绘春花凋零、芍药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留存的珍视之情。 赏析:杜范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短暂。"白白朱朱扫地残"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过后,地上满是被春风吹落的花叶
白白朱朱扫地残,尚余红芍带春妍。 娉婷自笑成孤语,困倚芳丛背日眠。 注释: 1. 白白朱朱:地上的泥土被扫得干干净净,只剩下红色的芍药花在绽放着春天的美丽。 2. 尚余红芍:虽然大部分的花瓣被扫去,但仍然有红色芍药花在绽放着春天的美丽。 3. 娉婷:姿态优美,仪态大方。 4. 自笑:自己笑着,形容心情愉悦。 5. 孤语:独自的话语。 6. 困倚:依靠着。 7. 芳丛:美丽的花草。 8.
第一首 月光荡涤秋光滴翠空,英英寒色万山同。 一年奇事惟今晚,顾我萎然卧病中。 注释: 月荡涤:月光照射,使秋光更加明亮。 英英:形容山色苍翠,生机勃勃的样子。 萎然:身体虚弱无力的样子。 译文: 月光照耀着秋天的景色,晶莹剔透的秋光洒满大地,仿佛能滴入翠绿的空中。山峦叠嶂,草木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一年里最让人惊喜的事情,就是今晚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秋色。然而,我却因为疾病而躺在床上
大雨喜成小诗呈百里 杜范,宋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歌创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他的《大雨喜成小诗呈百里》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描绘了暴雨过后自然界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民生的关注。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的每一句及其深层含义: 1. 诗句释义: - “颙颙万目望穹苍”:意指众多的目之所及都在仰望天空,形容天气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期待和关注。 - “连日雷车走阿香”
心事摧残厌世喧,眼前能复问媸妍。 故园春色还依旧,此日看花意不然。 注释: 心事被摧残,对尘世喧嚣感到厌倦;眼前的景象又能恢复往日的明丽吗?故乡的春天景色还是和以前一样美丽吗?但今日赏花的心情却与往日不同。 赏析: “心事摧残厌世喧”,诗人在这首诗里用“心事”二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挣扎以及无奈。他厌倦了世俗的纷扰和喧嚣,希望过一种超脱的生活。 第二句“眼前能复问媸妍”,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