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士达
《黄陵庙》:帝妃情思与长江水波共韵 李群玉的《黄陵庙》描绘了一幅江边古庙的画面,让我仿佛穿越时空,站在黄陵古庙前,聆听着千年前那悲凉的爱情故事。诗中“帝辇南游竟不还”一句,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帝妃们无尽的思念。 首联“帝辇南游竟不还”,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帝王,他南游至此,却未能归来。这是怎样的遗憾与失落啊!而“二妃望断九疑山”,则让我想象到那位君王的妃子,她们望着远去的身影,久久不愿离去
注释:仙人翻经台,是指仙人翻书的声音。 译文:仙人在哪个朝代翻经,叠石头成台掌面平,好是松风明月夜,恍然吹下步虚声。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翻经”一词来描写仙人翻书的情景,表现了仙家对书籍的珍视。同时,“叠石成台掌面平”形象地描述了仙人翻书时的动作和场景,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以“好是松风明月夜,恍然吹下步虚声”两句收束全篇,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时光的向往之情
下面是对《后坑茅舍》的逐句翻译及赏析: - 诗句:《后坑茅舍》 三两人家傍小溪,萧萧短竹插疏篱。 平生不识兴亡事,只探春来种谷时。 - 译文: 在小溪边,有两三家人居住,他们用稀疏的篱笆围成一堵墙,里面种着一些竹子,发出萧萧的声音。 我不知道什么是国家的兴衰,我只喜欢春天的时候去播种谷物。 -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田园生活场景。诗人没有华丽的词藻
【注释】 锁江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畔,为纪念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而建。苏轼于公元1084年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时,曾筑此亭于西湖湖畔。后人称其为“东坡亭”,又称“苏公堤”。 悠悠:指水流缓慢。 但存一樽浇旅思:只有这一樽美酒可以排遣我旅途的思乡之情。 图教:意谓想要。 扁舟:古代一种两头尖而中间平的小舟,也泛指船。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借赞美杭州西湖的景色
注释: 青阳驿:地名,在今安徽青阳县附近。 锦绷绣袜两无成: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华美而不成样子。锦绷,用丝织品做成的绷子,用来绷直衣服。绣袜,指袜子绣着精美的花纹。 几把:几乎要。 唐家国祚倾:指唐朝的国运将要结束。 帝宿:皇帝住宿的地方。 青阳铃铎响:指皇帝在青阳时,铃铎的声音很响亮。 鼓鼙声:指战斗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唐朝末年的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感慨
【注释】 蓬山馆:位于今四川江津市四面山上,有“小蓬莱”之称。蓬:草名,这里借指蓬莱山。 飞翚(xiī):彩云。翚,赤色羽毛的野鸡。 两山峙秀傍穹(qióng)空:即“双峰对峙秀美傍苍穹”。峙,并立。穹,天空。 检多:指游览。 奇胜:奇异的风光。 蓬莱: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之一。 第一宫:仙境。 【赏析】 此诗为作者游览蓬山馆时之作。首二句写景。蓬山馆是诗人游览过的地方,故一提笔就点出蓬山馆的雄姿
霏霏风送铎悲鸣,大驾南巡宿上亭。 惊起三郎魂欲断,梨园犹唱雨淋铃。 注释:霏霏风,形容风声凄厉;铎,古乐器;三郎,泛指皇帝或太子;魂欲断,形容极度悲痛;梨园,原指皇家乐队,此处代指宫廷歌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南巡时所遭遇的情景,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文风情。首句以“霏霏风”开篇,形象地描绘出风吹过的场景,同时暗示了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下文铺垫了背景。二句直接点明南巡的地点——上亭。接着
下面是诗句及翻译: 季龙方始是童时,视志观声已叹奇。 啸倚上都门外者,如何夷甫却先知。 注释: 季龙方始是童时:季龙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个孩子。 视志观声已叹奇:观察他的决心和声音,就已经感到惊奇了。 啸倚上都门外者:在都城门外呼啸着。 如何夷甫却先知:怎么能像王夷甫一样先知先觉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季龙童年时期的表现进行描述,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坚定决心和对世界的独特感知
【注释】: 道中:在途中。 梅雨:梅雨是指初夏江淮地区特有的连续阴雨天,因梅子黄熟,故名“梅雨”。 丝丝未放晴:梅雨连绵不断,还没有放晴的意思。 泥途:被泥泞的小路。 剩作几程行:只剩下几步路了。 客怀:旅居他乡的心情,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心情。 无聊赖:无精打采,提不起劲。 更着啼鹃两三声:杜鹃鸟叫声凄切,使人伤感;又加上两三声,使愁思更加深沉。 赏析: 此诗为客中作。首句写途中所见景象
注释: 岘山亭是昔人非,指岘山亭不是从前的了。 忍读羊公堕泪碑,羊公是指东汉末年名臣羊祜,他曾因反对曹操而遭杀害,后人在岘山建亭纪念他。这句说不忍去读羊公的堕泪碑。 回首山翁花下处,山翁是晋代隐士陶渊明的字,他在山上种了很多花,后来辞官隐居山林。这里指的是陶渊明在岘山亭附近的花下居住的地方。 凄凄芳草晚风悲,形容景色凄凉,傍晚的风吹动着茂密的花草,让人感到悲伤。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