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仲参
留宿陈氏书斋 因访吟朋到竹居,春寒策策动窗虚。 几番好雨偏留客,一盏青灯共读书。 徐孺旧曾亲下榻,陈遵见说好投车。 与君静夜评心事,万斛闲愁尽扫除。 注释: 1. 因访吟朋到竹居:因此拜访了同是诗人的朋友,来到了竹林中的小屋。 2. 春寒策策动窗虚:春天的寒冷使得窗户显得空旷,似乎在敲打着窗棂。 3. 几番好雨偏留客:好几次的好雨偏偏留在了我的客人身上。 4. 一盏青灯共读书:一盏青色的灯笼下
注释: 1. 生计尚茫茫 - 生计:生活或职业;茫:不清晰,不确定。 2. 微吟思故乡 - 微吟:小声吟诵;思故乡:怀念家乡。 3. 羁愁消不尽 - 羁愁:被囚禁或被迫离开的忧愁;消不尽:无法全部消除。 4. 寒夜未为长 - 寒夜:寒冷的夜晚;为:是;长:持久。 5. 门掩梅花月 - 门:指家门;掩:关闭;梅:梅花;月:月亮;暗指春天。 6. 禽翻竹叶霜 - 禽:鸟;翻:翻转;竹叶霜
【诗句解释】 秋晚泛湖:秋天的傍晚在湖面上游玩。 载酒湖边买小舟:载着美酒,在湖边购买小船。 水光山色解人愁:湖上的水光和山上的景色让人心情舒畅而消除了忧愁。 短篱寂寂菊花晚:矮篱丛中寂静无声,菊花盛开在晚秋。 两岸萧萧杨柳秋:湖岸两旁柳树摇曳,秋风萧瑟。 落日波间收戏鼓:在夕阳的余晖中收拾起打渔时使用的鼓声。 暮烟林外出歌楼:随着暮色四起,林间走出一座歌楼。 倚栏长啸西风里:站在栏杆旁长声吟唱
郊行暮归 吟罢归来兴欲狂,重城半掩傍昏黄。 钟声遥动山灵答,月魄未高人影长。 竹叶浅斟杯量窄,梅花满插帽檐香。 不妨竟日酬心赏,才到明朝事又忙。 注释: 1. 吟罢归来兴欲狂:吟诗之后,兴致勃勃地回家。 2. 重城半掩傍昏黄:傍晚时分,城墙上半遮半透的余晖映照着。 3. 钟声遥动山灵答:远处的钟声似乎在回答着什么。 4. 月魄未高人影长:月亮还没有完全升起来,人影显得长长的。 5.
注释: 夜坐与伯氏苇航对床阅江湖诗偶成一首:夜晚和伯氏一起坐在芦苇船上,一起阅读关于江湖的诗。 对床因话弟兄情,话到山林世念轻:在船中与伯氏谈论兄弟之间的深情,谈论到了山林中的世界,觉得世间的纷扰变得微不足道。 几上江湖诗一卷,窗前灯火夜三更:书桌上放着一本关于江湖的书,而窗外的灯光在深夜里闪烁。 茶经未展神先爽:茶经还未展开,神志就已经清醒了。 香片才烧味较清:香炉中的香料刚刚点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同时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写作意图等综合品析,注意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来分析。 首联“曲生皆可醉,何必问醇醨”,意思是:酒量好的人都能喝得烂醉如泥,还用问什么酒是纯正的?这是在说饮酒无拘无束,不拘一格,只要有酒量就行。 颔联“浩气长看剑,愁肠半贮诗”,意思是:胸襟豪迈的人常常把宝剑插在腰间
寄竹院方丈孚师 江湖岁月易销磨,振锡归来鬓欲皤。 性懒吟编多散逸,门闲俗客少经过。 虚檐破处悬蛛网,落叶空中见鸟窠。 一片师心谁会得,半窗竹影绿婆娑。 注释: 1. 寄竹院方丈孚师:写给寄居在竹院中修行的方丈禅师。 2. 江湖岁月易销磨:江湖生活容易消磨人的青春。 3. 振锡归来鬓欲皤:指回到寺庙后头发已经花白了。振锡是僧尼用的一种锡制念珠。 4. 性懒吟编多散逸:性格懒惰
【注释】 凝:凝聚,聚集。商:星名。作:变成。顷刻:极短的时间。天涯:天边或远处。片片:稀疏的样子。疏还密:疏密相间。霏霏:轻飘的样子。整复斜:整块的与零碎的交错。映窗:指雪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月影:月光。着地似杨花:形容雪花像杨树的花瓣一样。四望:四面眺望。浑同色:一片洁白。微茫:模糊不清。点鸦:乌鸦。 【赏析】 此诗写景,以雪为题,描绘了一幅大雪纷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
【注释】 扁舟:小船,指小舟。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古称吴。闽:今福建。会友:与朋友相聚。传语:传递口信。旅舍逢诗:在旅馆里遇见了一首诗。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送别诸葛春卿时的情景和感受。诸葛春卿是作者的好朋友,他们曾共同游历四方,相互切磋诗艺,因此作者十分珍视这次分别的机会。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和原因,颔联写自己送别友人时的感慨,颈联写送别时的感受,尾联则以惜别作结。全诗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注释】 书怀:寄情抒怀。曾性之:诗人的朋友,名曾性之,字子真。 览镜叹头颅:照镜子看到自己衰老的面貌,感叹自己的年华流逝。 梅花一样臞(qu):形容人瘦得如同梅花枝干一般。癯,消瘦的样子。 病因吟后有:指因诗中抒发感慨而引发的病因,即忧愁。 愁到醉边无:酒能解愁却让人更觉忧愁,故说“愁到醉边无”。 心事归梁燕:意谓心中的事就像梁上的燕子,飞回巢穴。 年华过隙驹:年华如流星般从指尖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