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仲友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日暮天寒倚竹人,淡妆别有一般春。 紫橐深贮香无限,金缕初裁稳称身。 注释:在日暮天寒的时候,我依靠着竹子沉思。淡妆的蜡梅展现出一种特别的春天气息。紫色的蜡花深深地蕴藏着香气,金色的丝带开始裁剪,它能够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身体。 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腊梅盛开的美丽画面。诗中“淡妆别有一般春”一句,不仅赞美了蜡梅淡雅的妆容
注释: 流水高山,形容音乐的美妙高深难以言传,就像高山流水一般。 我惭善听匪钟期,意思是说,我惭愧自己的听力并不好,不能像古代传说中的知音那样能听到钟子的琴声。 三诗历历皆可语,意思是说,这三首诗每一句都清晰可辨,就像是在眼前一样。 仿佛当时病可师,意味着这三首诗就像是我在病中的时候听的音乐,虽然我当时生病,但是这些音乐却可以给我治病一样,让我感觉到了它们的力量和美好。 赏析:
第一句“的皪光明色照人”,形容腊梅盛开时的明艳和美丽,色彩明亮照耀众人。 第二句“枝头已有十分春”,指腊梅花开满枝头,春天的气息已经非常浓郁。 第三句“我惊唤作菩提树”,用腊梅的香气使人想起佛经中的故事,将腊梅比作菩提树。 第四句“为是如来幻化身”,强调腊梅的美丽和芬芳,就像佛祖在人间的形象,虚幻而又真实
【注释】 此:这。腊梅:即蜡梅花,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的果实。蜡梅在寒冬中开放,清香四溢,是冬春之交的名贵花卉。 苦耐:忍受。 冰霜:指严冬。 黄姑:指黄菊,又称黄华、金英。 端的:正是。 【赏析】 这首七绝写蜡梅不畏严寒傲霜斗雪,清绝幽人,香气袭人,与前两句诗相呼应。全诗构思精巧,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诗人用“清绝”形容蜡梅,用“苦耐”描写蜡梅,以表现其不慕名利、孤洁傲岸、凌寒开放的高尚品质
【注释】 1. 点缀:装饰。 2. 何曾:如何,怎样。 3. 化人:花开花谢,随缘而化。 4. 密房:指腊梅花密密层层的花房。 5. 定应:必定是,一定。 6. 昔与:曾经与,与……一同。 7. 江梅:指腊梅花。 8. 友:朋友,伴侣。 9. 惹:引起。 10. 清香:指腊梅花的香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腊梅的佳作,诗人通过腊梅花的香气和美丽的形态,来表达自己对腊梅的喜爱之情
注释: 1. 凌寒不独早梅芳,玉艳更为一样妆。 2. 懒著霓裳贪野服,自然仙骨有天香。 3. 轻明最是宜风日,冷淡从来傲雪霜。 4. 欲识清奇无尽处,中间深佩紫罗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腊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腊梅高洁、坚韧、不畏严寒、傲视群芳的品质的赞美。 首句“凌寒不独早梅芳”,描绘了腊梅花在严冬中独自绽放的景象,强调了它的早熟和独特之美
【注释】 附:指依附。热衔:指蜂群依附在花朵上采蜜。青白:指蜂巢的颜色。 不趋炉炭趋寒谷:比喻人不愿做官,而愿做隐士。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时作者在江陵任刺史。这首诗是作者对老友闻子川的回信,其中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做官,愿意隐居山林的愿望。 首句“附热衔泥不足言”意思是依附在花上采蜜是蜜蜂们的常态,这已经无法再提了。第二句“尔来杖锡亦纷然”意思是自从你离开后,我就像失去了依靠一样
江山天赐诗人昌,太守风流似沈郎。 莫作推敲冲导其,好携佳句过黄堂。 注释: 江山:指自然景色。 天借使诗昌:上天赋予了我诗歌的天赋。 沈郎:南朝宋沈约,人称“沈郎”,以文章名世。 冲导:指推敲。 黄堂:皇宫中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此处泛指朝廷。 赏析: 此诗为代宗李豫对闻人安道的酬答之作。代宗是唐代宗室成员,封许王时曾与闻人安道交游,因此二人关系甚笃。诗中称赞了闻人安道的才华
雨花台 因时兴灭易成空,更向层台觅旧踪。 江渚馀寒栖白鹭,山岗晴色转青龙。 风烟暖入千林景,丝管春生万井容。 堪笑冷官诗思苦,绝尘高韵以难从。 注释: - 因时兴灭易成空:随着时间的流逝,事物兴盛与消亡,最终都成为空无一物。 - 更向层台觅旧踪:在这座高高的平台上寻找过去的痕迹。 - 江渚馀寒栖白鹭:江边的小洲上还残留着冬天的寒冷,白鹭在此栖息。 - 山岗晴色转青龙
【注释】 1. 贺孙知从改章服:意思是祝贺孙知从改变官服。章服,指朝廷所赐的礼服与冠帽。 2. 蚤岁蹉蛇:早先的岁月蹉跎。晚节全:晚年的品行完整无缺。 3. 举觞(zāng)犹自吸长川:举起酒杯还是像年轻时那样饮酒。觞,古代的酒杯。犹自,仍然。 4. 紫泥优渥逢熙事:紫泥封诏,皇帝对臣下诏书用紫色封泥,表示优宠。熙,和乐。 5. 朱绂(fú)荣华慰暮年:红色的官服,象征荣耀和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