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方
张子房 非汉臣,悯世为一起。借力用沛公,东西唯所指。 注措岂因黄石书,出处非由赤松子。 博浪沙中击祖龙,欲报君仇遑恤己。 译文: 张良并非汉朝的臣子,他怜悯世间的苦难而投身于乱世之中。他借助刘邦的力量,左右逢源,随心所欲地行动。他的行动并非因为受到黄石公的指引,也非出于赤松子的教诲。在博浪沙的一次事件中,张良成功地刺杀了秦始皇,想要为他报仇。 赏析: 这首诗以张子房为主题
注释: 闲花乱蕊竞红青,谁信风光不系停。 闲花乱蕊指的是盛开的花朵,竞相争艳,争相展示自己的美丽。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谁信风光不系停。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哲理,即无论多么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不能永恒存在。 问此果能知逝者,便须触处尽相应。 这里的“逝者”指的是时间、生命等不可逆转的事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即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注释: 此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李郢,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外甥和舅舅两位风流人物的赞赏之情。他称赞这两位人物的才华横溢,他们的作品如同翰墨一样流传千古而不被误投。他还提到,他们的书法技艺如同曹溪寺的衣钵一般,值得后人学习和欣赏。在诗的最后一句中,他预言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将能够欣赏到外甥临池书写的银钩般的书法作品。 赏析: 李郢的这首诗是对外甥和舅舅两位风流人物的赞美之情
卧啮枯萁对晚风,微劳畎亩未须雄。 吾君痛迫刘文叔,好试当年新野功。 注释翻译: - 这首诗通过描绘牛的形态和动作,展现了牛的自然习性,也反映了牛与牛之间的情感联系。 - “卧啮枯萁对晚风”描述了牛低头啃食干草的情景,象征着辛勤劳作,而“微劳畎亩未须雄”表达了耕耘虽辛苦,但无需夸耀。 - “吾君痛迫刘文叔”暗示了作者对君主的忧患意识,可能指涉政治上的困境或危机。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昭陵一入见无从: 昭陵,即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在陕西省咸阳市。这里指进入昭陵后,找不到原本的样子,因为陵墓被毁,只剩下了石碑。"无从"意味着无法找到原貌。 2. 镌石犹将赝本供: 镌石,雕刻石碑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有石碑,但这些石碑上刻的都是赝品,无法反映出真实的历史面貌。 3. 八法典刑今在此,华山天外立三峰: 八法,指的是中国书法中的八种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注释】 1、定武:古地名,在今河南开封。 2、盐车:运盐的车子。盐车多用盐为重量单位,每辆一车约重四斛(一斛等于十斗,四斛等于四十斗)食盐。 3、月题:指月光映照下的盐堆,即盐堆如月。 4、安西:唐代诗人元稹的字号,这里借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盐车后月的景致。诗前两句说,不必恨盐车,因为盐车过后,月光会照亮那堆盐,就像月亮一样。第三句写盐车上装满了盐,月光下可以看见盐的影子
金日磾见马 金日磾与汉武帝之深厚情谊 1. 诗作原文 黼座天临粉黛中,苑前过马貌惟恭。 那知漠北休屠子,前古由余可比踪。 2. 诗句解析 - 黼座天临:描绘皇帝御座之尊贵与威严 - 粉黛中:形容后宫美女如花似锦 - 苑前过马:象征金日磾在宫廷内侍奉之忠心 - 貌惟恭:赞美金日磾容貌端庄、举止恭敬 3. 译文对照 黼座天临,皇帝的御座高耸入云,威严庄重; 粉黛之中,后宫佳丽众多,美若天仙;
诗句原文: 若道平生未始离 译文: 如果你说从出生以来从未分离, 我却知道这句话已经变了味。 诗句释义: - 若道平生:如果某人声称自己一生从未分离,但通常这样的声明在现实中难以成立,故用“平生”来表示这种可能性或者假设。 - 未始离:没有分离过,意味着一直在一起。 - 此语已成非:此话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不再是真实情况的描述。 关键词注释: 1. 平生:指从出生到现在的整段时间
【注释】: 1. 欲知天理即私心:要想认识天理,就是私心。 2. 切莫将来两处寻:千万别到未来的地方去寻觅。 3. 翻手为云覆手雨:意思是说,一会儿是天晴,一会儿又是下雨。比喻变化无常,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 4. 只今犹昔昔犹今:指现在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相同,都是这个样子。 【赏析】: 这首诗以“示弟”为题,是作者对弟弟的教诲。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释: 江芦叶叶生秋思,相对闲窗伴晚风。 想得涂菘胡伯武,此时情味与谁同。 怀少明:思念某人的诗作。 江芦叶叶生秋思,相对闲窗伴晚风。 江芦:指的是江边的芦苇。秋天来临,江边的芦苇已经长得很高了,叶子一片片地生长着。诗人看到这种景象,不禁感叹自己的孤独和凄凉。他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芦苇,听着晚风的声音,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想得涂菘胡伯武,此时情味与谁同。 涂菘(sh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