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庠
【注释】 已过:过了,即过了。“已”通“以”,意为:等到。侍宴:侍奉皇上的宴会。稀:稀少。绿窗:绿色的窗户,借指春天。春睡:春天里睡觉。绉罗衣:指皱褶的衣服。残红:残败的花。风:指狂风。桐花:指梧桐树的花(桐花又名木芙蓉)。解飞:不会飞,即不轻易飞。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诗中通过描写宫女对春光的喜爱和对皇帝的思念,表达了她内心的苦闷与哀伤。 首句“已过清明侍宴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宫词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鸾帐薰衣赐御香,花阴未动日初长。 - 鸾帐:华丽的帐幕。 - 薰衣:用香料熏衣服。 - 赐御香:皇帝赐予的香。 - 花阴:指花草的影子。 - 日初长:早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 - 注释:诗描写了清晨时分皇帝在宫中的景象,华丽的帐幕中弥漫着香气,阳光还未完全升起,但已足以让人感到春光明媚。 2. 人闲相约寻芳去,春困不禁千步廊。 -
【注释】 ①百花成锦:指百花盛开,犹如锦绣。②飞绵:指柳絮飘落。③绣盖:彩饰华丽之车。④鸣鞭:古代官吏出行时打马行路用的铜制器具,因响声大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宫怨诗,描写了宫中妃嫔们出游的情景。诗人巧妙地选取了“六宫游幸不鸣鞭”这一特定场景,来抒发自己内心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全诗以“百花成锦柳飞绵,才度清明上巳前。绣盖徐徐红日永,六宫游幸不鸣鞭。”四句构成
【注释】宫词:宫廷中的诗。 放朝:皇帝在朝廷上听政。 天语:皇帝的言语,即“御旨”。 万马:指皇宫内众多的宫女们。 争归路:争着回到自己的住处,因为宫女们都住得很近,所以她们争着回宫。 【赏析】《宫词》,唐教坊曲名,属北杂歌舞曲。内容多写宫廷妇女的生活和感情。这首诗描写的是宫中女子们在雨中争先恐后地跑回家的情景,表现了她们对皇帝恩宠的喜爱与眷恋。 第一句“天语放朝春雨急”,意思是说
这首诗是唐代宫词中的一首,诗人以宫廷女子的口吻,描述了宫中的生活。 月澹中官放钥回,倚云宫殿掖门开。 注释:月亮淡了,宫女们放开门闩,靠在云中的宫殿大门敞开。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月光洒在宫门上,显得更加明亮。宫女们打开门闩,准备迎接第二天的到来。这里的“月澹”指的是月亮的光芒柔和,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倚云宫殿”则描绘了宫殿的高耸入云,如同云雾一般神秘。“掖门”指的是宫门
【注释】: 上番宫女卷帘时,闪闪寒鸦拂晓啼。 宫娥们刚拉开窗帘的时候,窗外闪闪烁烁的乌鸦迎着早晨的曙光啼叫。 才索赭迎催进辇,紫宸门外报班齐。 才要召唤她们去给皇帝驾车,紫宸门之外就响起了整齐的步伐声。 赏析: 此诗为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李益所写,描绘了宫中宫女清晨起床准备上朝的情景。 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紧扣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宫女们的一天。 第一句“上番宫女卷帘时”
【注释】 过社:指立春。 迤逦:曲折绵延的样子。 燕营巢:燕子筑巢。 皇都:即北京城。 登览:游览。 十二楼:指北京的景山。 赏析: 此诗描绘了立春后京城的景象。 首句“过社馀寒迤逦消”写春天到来,余寒逐渐消退。“过社”,是立春之后,民间有祭祀土地神的习俗,称为“过社”。这句诗点明时令是立春过后不久。“迤逦”,曲折连绵的意思。这句说,春天来临,气候渐暖,天气也由寒冷转为暖和。
【注释】 仙籞:彩饰华美的马鞍。春妍:春日的美景,这里指春天的景色。奉宴嬉:侍奉宴会而欢嬉。楼台:指宫殿中的楼阁和亭台。偏与柳梢宜:偏与(偏于)那柳树的梢头相适宜。鸣鞘声:马嘶鸣的声音。千花:指众多美女。黄伞:黄色的伞。步步:一步一步地。 赏析: 这是一首宫词,写的是宫中女眷们游园时的情景。全诗以“仙籞”开篇,点出主题;“春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美丽动人的画面
【注释】 过:经过。愆(qiān)阳:农历正月的阳历,即腊月。陇麦:指陇中地区小麦。御封香合:皇帝赐给臣下的香包。精祈:虔诚地祈祷。王王晓入:王皇后新近入宫,称“后”。凝华殿:唐玄宗为杨贵妃修建的宫殿名。雪飞:雪花飞舞。 【赏析】 《宫词》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唐玄宗与王皇后在宫中的生活情景,表现了唐玄宗和王皇后的恩爱及他们生活的豪华奢侈。全诗语言简练而形象鲜明
【注释】 阊阖门:宫名,在长安城东。晓色回:天刚亮。禁涂:皇宫内道。迢递:遥远。银台:皇宫中宫殿的台阶。华簪:插在头上的装饰品。班后:皇后。黄伞:皇帝的仪仗。亭亭:耸立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的诗。开头两句写天刚亮时,宫门大开,车马往来不绝;接着写宫女们簇拥着皇后,从皇宫里走来。“华簪”指插在头上的珠宝首饰,这里指宫女们的发饰。她们头戴华美的珠宝,手持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