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察
以下是对《次韵杜无逸西园独坐九绝句》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前辈不可见,古道邈难寻。:无法见到先辈们的身影,古代的道路也难以寻觅。 - 何时赤松子,相与归山阴。:什么时候能和赤松子一起返回山阴? 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仙人,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或追求。 2. 译文: - 无法看到先辈们的踪影,古代的路径也难以寻找。 - 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像赤松子一样,回到那静谧的山中。
折腰为五斗,我已愧渊明。 共赴东林约,怅然怀友生。 注释: 折腰:弯腰(指屈服于世俗的压力),表示自己对现实的妥协。 五斗:古代的一种量器,五斗相当于今天的十升,常用来表示微薄的收入。 渊明:指东汉末年的隐士陶渊明,以其清高廉洁而著称。 共赴:一起前往,表示与朋友的深厚情谊。 东林约:指东晋时期的名僧慧理,他的弟子们在山中建立了东林寺,形成了一个修行团体。 怅然:形容心情惆怅、失落的样子。
【注释】阛阓:指市场;心在:指心境;太山:指泰山,中国五岳之一。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身处于繁华的都市之中,但心却飘然物外,仿佛登上了泰山之巅,俯瞰天下,觉得人世的纷纭复杂都显得如此渺小。 首句“身游阛阓间”,是说诗人身处在市井喧嚣、熙攘繁忙的都市之中,与“独坐”形成强烈对比。次句“心在孤云杪”,意思是说诗人的心境如孤高的白云一样飘逸超脱。第三句“譬如登太山”,比喻自己有登临泰山之志
诗句释义与译文: 忽惊陋巷间,踏作琼瑶迹。坐闻郢中歌,妙句压元白。 注释:突然之间被陋巷之间的雪声惊醒,脚下踏过的雪仿佛变成了晶莹的玉色。坐在房间里听到郢中的歌声,那美妙的句子让人感到压倒了元朝和唐朝的诗歌。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他惊叹于这小小的雪景,竟然能让人产生如此强烈的感触,仿佛整个身体都被净化。同时,他也感叹于那从郢州传出的歌声
通过分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应的译文: 1. 春雷忽隐隐:春天的雷声时隐时现,如同远处模糊的景象。 2. 春雪复纷纷:春雪纷飞,不断落下。 3. 农夫戒及泽:提醒农民在河边行走时要多加小心,避免陷入泥泞。 4. 荷锸已成云:拿着锄头已经堆起了厚厚的雪,形容雪势之大。 5. 高堂连夜赏:家中长辈在晚上欣赏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 6. 蛾眉映珠栊
注释:黑云遮住了太阳,厚厚的积雪压住大地。行走时不要匆忙,包藏着可能的深谷。 赏析:这首小诗以雪为题,描绘了一幅冬季的景象,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洁白、坚韧和不易察觉的特性,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独特观察和思考。 “黑云埋日车”这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天空中的阴云,它如同一座巨大的黑色车辆,将太阳遮蔽起来,使得大地暂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这里的“日车”并非指真实的太阳
盈尺兆嘉祥,三登贺时泰。 我虽无寸田,一饭犹足赖。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盈尺兆嘉祥意味着丰收的喜悦和吉祥;三登贺时泰则表示在丰收的时刻,人们共同庆祝和祝贺。尽管我身无寸地(意指没有土地),但一顿饱饭也足以让我感到满足和安心。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通过描述丰收的景象和表达自己与丰收无关,但却因一顿饱饭而感到满足的情感
注释: 南浦:指长江入海之处。微波:江面上的涟漪。 来远绿:远处的山色。 日暮:傍晚。 孤竹:指竹子。 赏析: 《次韵杜无逸西园独坐九绝句》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西园独坐”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诗人在西园中独自品茗、赏景、吟诗,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全诗意境幽美,韵味悠长
【注释】虚斋:空室。篆(zhuàn)炉:指香炉。兀然:形容神态安然自适的样子。禅寂:佛教语,指超脱尘世的宁静境界。锦绣肠:比喻心肠好,但有缺点。画饼:比喻好意办不成的事。此句意为:尽管我内心充满美好的意愿,但像画中的饼一样不能实现。 【赏析】杜牧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僧人独坐西园的情景。首两句写景,颔联写僧人的内心,颈联用典作结。全诗语言质朴无华,却意境深远
【注释】 仰望:指仰观。 群公:这里泛指同辈。 冥搜:指冥思苦想。 云腴:形容茶质细嫩,味美如云朵。 云腴对竹煎:用云腴茶来烹制茶水,与竹叶相配,即“云茶”。 【赏析】 《次韵烹茶四首》,是陆游晚年隐居山阴期间写的一组诗。此诗作于淳熙九年(1185)秋末冬初。诗人在家乡闲居,心情十分宁静。他喜爱饮茶和烹茶,于是写下这首诗,借咏茶以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 第一句:“仰望群公若会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