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敦厚
注释:万朵鲜花盛开在画堂前,整个林子都沉浸在春天的思绪之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花木盛开的景象。诗人以“一林”来形容满目春意盎然、繁花似锦的景色,用“春思”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优美动人,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描绘的是海棠花的美丽。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解析: 1. 花中名品异,人重比甘棠。 译文:花中的珍品,人却把它看得和甘棠一样珍贵。 注释:海棠(Haliopteris),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花瓣呈红色,花形美丽。甘棠,指传说中的一种神树,因其果实甜美而被视为珍贵的物品。 2. 苞嫩相思密,红深琥珀光。 译文:花苞娇嫩,相思之情浓密,色泽红透如同琥珀般晶莹。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李绅的《馀甘子》,它表达了对余甘子的赞美和情感。首先,我们将逐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一、诗句释义及翻译: 1. 愁苦人意未相谙: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对于“愁苦人”的情感并不十分了解或同情。这里的“愁苦人”可能指的是那些经历困苦或不幸的人。而“意未相谙”则表示诗人对这些人的困境或感受并不完全理解或共鸣。 2. 率以初尝废后甘
【诗词名句】 海棠 柔条还自立,绝色所不斗。 昂然气格高,下视群卉陋。 【注释】 ①“还”:一作“如”。②“绝色”:一作“奇色”、“异色”,指海棠的艳丽色彩。③“昂然”:形容海棠花枝挺拔,气势不凡。④“下视”:一作“仰视”,“俯视”,指以傲岸的姿态俯视众花。⑤“群卉”:百花。⑥“陋”:一作“俗”。⑦“气格”:指气韵、风骨。⑧“昂然”:一作“昂耸”、“高耸”。⑨“鄙”:一作“鄙薄”、"卑陋”
酴醾 独自欣赏朱脸花容俗气,全学瑶台玉女装束。 素月共成中夜色,好风分散四邻的香气。 注释: 1. 独怜朱脸花容俗,全学瑶台玉女妆:独自欣赏这朵红色的花儿,它的外表虽美却带有世俗之气,但它却全学着瑶台玉女的样子打扮自己。 2. 素月共成中夜色,好风分散四邻香:明亮的月光映照在花上,使得整个夜晚都变得如诗如画;微风吹过,花香四溢,弥漫在四周邻里之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酴醾花的独特描写
【注释】 芳丛:指牡丹花丛。列翠幰,用“翠幰”形容牡丹花丛的颜色。 新苞:指牡丹花的蓓蕾。喷香麝,用“喷香”形容牡丹花散发出的香气。 争妍:竞相美丽。何花肯相下:哪朵花甘愿比自己逊色? 晚节:指牡丹花的开花时间较迟。群芳:指其他各种花卉。甘共亚:愿意与别的花卉平起平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牡丹花的美丽。首句写牡丹花丛中,有如碧绿的帐幔般的绿叶环绕着,色彩艳丽的牡丹花开得正旺
王文孺的《臞庵》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和表达诗人志向的诗。下面是逐句解释: 第一句:“壁上烟萝子” - 注释:墙上生长着茂盛的萝藓植物。 - 赏析:这句描绘了隐居者居住环境的自然环境,突出其简朴与自然。 第二句:“窗前鸿素书” - 注释:窗外挂着一幅洁白的宣纸,上面写着书信。 - 赏析:此句表现了隐居者的文人雅兴,强调了他的高洁品格与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短篱开窈窕” -
王文孺臞庵 待月凝云关,垂竿钓雪滩。 虚窗摇冷翠,杰阁耸高寒。 笼养千龄鹤,炉烧九转丹。 不须论许事,心目自清安。 注释: 1. 王文孺 - 这里指的是诗人王文孺,名字可能是虚构的,用于此处仅为增添诗意。 2. 臞庵 - 瘦小的庵堂,形容简陋或隐居的生活状态。 译文: 等待月色凝结在云雾之间,我像垂钓者一样坐在雪白的河滩边。 虚掩的门扇轻轻晃动着冷绿色的竹叶,高大的阁楼直插高高的寒气中。
注释: 今朝秋气萧瑟不意海棠再开因书二绝期好事者和 露湿燕脂泪脸寒,独将幽恨倚阑干。 精神不比篱边菊,莫把寻常醉眼看。 赏析: 首句“今朝秋气萧瑟不意海棠再开”,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日景象,而突然之间,海棠再次盛开,给人以惊喜。这种出乎意料的变化,引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珍视。 第二句“露湿燕脂泪脸寒”,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花瓣上的露水仿佛是泪水,湿润了花瓣
擢秀峰,化境何年斫取还,崭然擢秀瘴茅间。我来授记开潜阅,从此佳名溢世寰。 注释:在化境的年代,何时砍伐了山峰,使之耸立如剑?它高高地矗立在瘴气笼罩的山中。我来到这里,授予他记录和考察,从此他将拥有美好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