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坚
【注释】: 1. 旋(xuán)斫(zhuó):砍伐。蓱芜地:杂草。 2. 亭台:楼台亭阁。出水濒:临近水面,靠近水边。 3. 行乐:游乐,消遣。 4. 谁识:何人知晓。 5. 飞梁:高耸的屋梁,如跨水上,指亭台。 【译文】: 新筑的文宣公祠宇刚建成,就砍伐杂草,建造了一座亭台。 人们只知道这里方便游玩,却不知这里曾经有一位贤臣。 夜晚的月光下花影全无,微风里浪头有鱼游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观全诗,从题材、风格、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综合赏析。 “鸿禧”,指帝王的福气;“观次高横槎韵”,指观赏时,高耸入云的楼阁,如同横着的槎(chua)子。“秦望与兰亭”,指山名。“山山递送迎”,指山峰一座座相连。“莼鲈”,莼菜、鲈鱼两种水草,古人常以之比喻家乡。“草木亦欣荣”,草木都欣欣向荣。 【答案】 译文:
鸿禧观次高横槎韵 逍遥微物累,出处任天真。 薄宦已陈梦,青山犹故人。 鉴湖凉不暑,荷叶净无尘。 往往入图画,扣舷攲角巾。 注释: - 逍遥微物累:形容生活琐碎烦扰,但自己却不受其累。 - 出处任天真:出自《庄子·逍遥游》,意为出世超然,不受世俗束缚。 - 薄宦已陈梦:薄官位如同一场梦境,已经过去。 - 青山犹故人:虽然离开了青山,但青山仍旧是老朋友。 - 鉴湖凉不暑:指的是在炎热的夏天
【注释】 和:应和,写诗来回答。社日:指立春后、清明前祭祀土神的日子,民间习俗,有“二月二日是社日”的说法。西湖:即今之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西部,三面环山,湖中孤山与宝石山鼎立,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2.8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千米,湖水清澈,周围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有"人间天堂"之称。 并驾馆:在宋代,皇帝曾于西湖上修建御船,称为"大内黄榜"。并驾馆则专供皇帝乘船游览,为皇家御苑之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风格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此题中“夜热”句是第一联;“独行池上亭”句是第二联;第三联写景,“无云那有雨”是全诗的主旨句;第四联是诗人在抒发自己的感慨。“欹荷倾泫露”是说荷不倒翁倾斜着身子,仿佛在哭泣。“高柳挂疏星”是说柳树高高地挂着稀疏的星星。“秋蛩已啼草”“涸鱼时唼萍”是说蟋蟀在秋天里叫
【注释】 山行晚归 :傍晚时在山上行走,返回时觉得路程很长。 水流逢石响,花晚度秋香:水声遇到石头就会响起来,花儿晚上经过秋天的香气。 前去多林莽,新传有虎狼:前面有很多森林和草地,最近传来了老虎或狼的消息。 行行应勿缓,掠面已风霜:每一步都要走得快一点,因为已经经过了风霜雨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行走的所见所闻
尤美亭 虽然没有达到琅琊,但看上去也很美。 微弯的小山坡上新月刚刚露出,翠色的山峰像是戴着余晖的面纱。 巨大的石头应是灵禹所凿,斜飞的瀑布或许是女娲补天时遗落。 小亭相对而建很好,不要被竹丛遮住了视野。 注释: 1. 虽未及琅琊:虽然没有达到琅琊山的美誉,但仍自成一格。 2. 看来亦自佳:即使不如琅琊山那样闻名遐迩,也有它独特的美。 3. 微坳著新月:微弯的小山坡上,新月刚刚露出。 4.
这首诗是辛巳年除夕所作,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忧思。 诗句释义: 1. 岁事今其暮 - 岁月已经到了尾声。 2. 而多怅惋心 - 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惋惜。 3. 功名一成否 - 自己的功名是否能够实现。 4. 身世几浮沉 - 个人的命运如何起伏不定。 5. 荄甲四墙在 - 植物的根茎生长在墙上。 6. 根株百蠹侵 - 植物根部遭受各种害虫的侵害。 7. 白云飞处远 - 白云飘荡的地方遥远。
庚辰除夕 生计从来拙,奚疑壁四空。 解忧惟父母,谋事等儿童。 无竞身如偶,讹言耳愿聋。 丈夫心铁石,肯自泣涂穷。 【注释】 1. 庚辰:庚辰年,即公元760年。 2. 生计从来拙:指生活艰难,没有经济来源。 3. 奚疑:何须疑虑。 4. 壁四空:家中四壁空空。 5. 解忧惟父母:解除忧愁只有依靠父母。 6. 谋事等儿童:处理事务需要像儿童一样的天真和幼稚。 7. 无竞:不争斗,不争强好胜。 8.
墙头花,红且白。 一百五日过寒日,寒食过了好风日。 风又吹,日又炙。 枝头好花尽狼藉,人生百年罕七十。 愚者见花不知惜,我辈看花常唧唧。 有酒莫停杯,当歌莫停拍。 头上丝丝霜雪来,老大见花方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