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侁
我们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内容。 第一句“物来言有应,事去言自忘”表达了诗人对于万物变化与言语表达之间关系的思考。在这里,“物来”指的是外界事物的到来,“言有应”则是对这些事物的言论或回应。而“事去言自忘”则是指当这些事物消失后,人们对于它们的议论也自然而然地被遗忘了。这反映了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态度。 第二句“翛然一榻上,聊可傲羲皇”中的“翛然”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状态既自由又清高
洋州三十景冰池 溪桥入庭下,杖履可忘忧。 谁识钓璜翁,有时抛直钩。 注释:洋州是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境内;三十景指的是该地的美景;冰池是指一处自然形成的池塘,结有薄冰;溪桥指的是连接两岸的桥梁;杖履指拄着拐杖或穿着鞋子;钓璜翁指一个以钓鱼为生的人;有时抛直钩意味着偶尔会放下渔线去捕鱼。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洋州的美景——一座美丽的池塘,结着薄冰。诗中通过溪桥、杖履和钓璜翁等意象
洋州三十景冰池 赏析与译文解读 1. 原文 东西横塘里,积叠昆岭玉。潜鳞知几何,还待春风触。 2. 译文 在东西横塘的深处,堆积着像昆岭玉石般的层层冰池。水中的鱼潜藏其中,不知春已来临。 3. 鉴赏 此诗描绘了洋州三十景之一的冰池美景,通过“东”西横塘和昆仑山脉的比喻,将冰池的壮丽景象形象地展现出来。诗句中“潜鳞知几何”暗示了冰下未知的世界,引人遐想。整首诗歌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
洋州三十景冰池 流水弯还来,羽觞酬酢竞。 应有兰亭篇,邦人起歌咏 注释:洋州的三十个美景中,有一处名为“冰池”。这里的溪水在冬天会结冰,春天时又恢复流动。人们在冰上行走或嬉戏,如同在冰上赛跑一般。他们用羽觞(一种古代盛酒的器具)互相敬酒,相互酬答,竞争喝酒的技艺。 兰亭序: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是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冬季洋州自然风光的诗,通过对冬日溪流
洋州三十景冰池 叶上花露泣,轩前红日长。游风复为谁,时送席间香 注释: 《洋州三十景·冰池》,鲜于侁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景象图。 译文: 荷叶上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带着露水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赏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冬日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洋州:今陕西延安。三十景冰池:即指《洋州三十咏》中的“冰池”。 【赏析】 此诗写在洋州观赏冰池的感想。首句“琴跻积翠外,絺结穹隆间”,是说站在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那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山林;而登高远眺,则见那晶莹剔透、如玉如冰的池塘,宛如一幅天然画卷。 次句“轩槛最佳处,四顾惟江山”,则是说站在这最佳的地方,四周景色尽收眼底,唯有那苍莽连绵的秦岭山脉和滚滚东流的黄河水系映入眼帘
【注释】 洋州:今陕西洋县。 三十景冰池:指当地有名的风景点之一,即著名的“冰池”瀑布。 琮琤(chōng zhēn):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主人心:比喻诗人的心。 狎鸥鸟:指与鸥鸟为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泉声、主人之心、鸥鸟三个要素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诗的开头两句:“泉声日琮琤,泉水深浩渺。”用“泉声”和“泉水”两个词语来渲染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自然环境之中。接着
【注释】 洋州:今陕西洋县。 危栏:高高的栏杆。 试睡:尝试着睡觉。 空翠:指浓密的树林、山色,这里借指大自然的景色。 悄悄:形容心情忧郁的样子。 倾泻:倾吐。 赏析: 《洋州三十景冰池》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心中也有着深深的忧思,因此他“临风一倾泻”,即倾吐出内心的忧愁和感慨。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美丽,又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注释】洋州:今陕西省洋县。三冬:冬天三个月份,即冬季三个月。修竹:长竹,竹子挺拔高洁。芙蕖:荷花。轩窗:窗户。菱花:菱形花纹镜。 【赏析】《洋州三十景冰池》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写景传神,堪称佳作。 此诗首句“三冬修竹色”,写冬景。冬天,万物沉寂,大地一片银白;但在这银白之中,却有一抹绿意。“三冬”指冬季三个月。“修竹”指长竹。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冬季三个月里
洋州三十景·湖桥 千峰起华阳,一水连天汉。 初月正沉钩,隐然飞两岸。 注释: - 千峰起华阳:形容山峰如华美之阳,雄伟壮丽; - 一水连天汉:形容湖水如天空般辽阔,与天相接; - 初月正沉钩:月亮刚开始升起,像钩子一样挂在天空中; - 隐然飞两岸:形容月亮在湖面上的倒影如飞翔的鸟儿,美丽动人。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鲜于侁创作的《洋州三十景·湖桥》中的开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