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侁
洋州三十景冰池 城上望南园,园中知几许?啼鸟闻间关,游人不知处。 注释译文赏析 《洋州三十景·冰池》是宋代诗人鲜于侁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色画面,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洋州的自然之美和宁静的氛围。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城上望南园,园深知几许:站在城楼上远望南方的园林,园子里有多少树木和花草。 - “城上望”:站在高处向远处观察。 - “南园”
洋州三十景冰池 盈枝红欲滴,照水色更好。 朝暮几回新,何用催秋老。 注释: 洋州三十景·冰池: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洋州的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冰池中的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寒冷而美丽的冬日之中。 译文: 在寒冷的冬日里,洋州地区的冰池景色格外引人注目。枝头挂满了红色的浆果,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鲜艳,仿佛是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枝头。它们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
洋州三十景冰池 凝霜压寒芦,白月铺净练。谁起落梅声,愁人泪如霰。 此诗描绘了冬日里洋州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对此美景的感慨。首句“凝霜压寒芦”,生动地刻画了霜降后芦苇被霜冻结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静谧与坚韧。次句“白月铺净练”以月光比喻为洁白的绢帛,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满大地,如同铺展的白色绢布,给人以宁静而纯净之感。第三句“谁起落梅声”,则转换了场景,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文情感
洋州三十景冰池 夏绿分照水,秋香仍满地。 吴宫谁教战,一一尽妖媚。 注释与赏析: 翻译: 1. "东西横塘里,积叠昆岭玉":“东边和西边的池塘里堆积着像昆仑山脉一样的玉石。” 2. "潜鳞知几何,还待春风触":“水中的鱼儿啊,你们有多少?我等待春天的到来,那时你们将跃出水面。” 3. "亭出竹更密,林幽人不知":“亭子中生长着更加密集的竹子,周围的树林也显得幽深
洋州三十景·冰池 天香分外清,玉色无奈白。谁向瑶池游,依稀太真宅。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洋州的三十个景观之一——“冰池”,诗人用优美的诗句表达了对这一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 在诗中,“天香分外清”描绘了冰池中花香四溢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玉色无奈白”则形容冰池的水面如玉一般纯净,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 “谁向瑶池游”暗示了冰池的美丽景色如同瑶池一般,令人心旷神怡
诗句原文: 远分穰下美,移植使君园。 何人为修贡,佳味上雕盘。 注释解析: - 远分穰下美:形容洋州的景致之美,如同田地中的庄稼一般,被远远地分开,并移植到使君的园林中。 - 移植使君园:将美好的自然景观转移到使君的园林中,意味着将自然的美景引入人工环境,增添园林之胜。 - 何人为修贡:询问是谁为使君献上了这美味,可能是某位官员或地方人士为了表示敬意或贡献而献上的珍品。 - 佳味上雕盘
【注释】洋州:古地名,今陕西省洋县。幽溪:幽深的山溪。疏篁(huánɡ):疏密有致、参差不齐的竹林。翠色:绿色。远坞(wù):远远的小山坞。天风:指天上的风。鸾凤语:鸾和凤凰的叫声。 【赏析】《洋州三十景·冰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四句,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首句“幽溪入疏篁”,描绘了幽深的山溪流入稀疏的竹林的景象;第二句“翠色连远坞”,则表现了绿色在远处小山坞上的延绵不断
洋州三十景冰池 鲜于侁 结庵已忘情,植竹更端操。 迢遥月上床,习静谁能造。 【赏析】 《洋州三十景·冰池》是宋代诗人鲜于侁创作的一篇咏物诗。这首诗通过对冰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好。首句“结庵已忘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超然和淡泊之情,通过结庵来忘却人间纷扰,寄情山水之间。次句“植竹更端操”,则描绘了诗人在冰池旁种植竹子,以此寄托自己的高洁品质和坚毅精神。三、四两句“迢遥月上床
【注释】洋州:即今陕西洋县,古称洋州。冰池:指冬天的雪地。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田舍:乡村农家。持此:手捧它。归与:送给谁。心:指自己的心灵。随时自潇洒:随遇而安。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雪后欣赏景色时的心情。开头两句是说:深深深深的雪,只有你(使君)来欣赏;草草草草的雪景,也学着乡下人一样欣赏(持此)。三、四句是说:带着这美景回家去欣赏,心情自然很舒畅;随遇而安,逍遥自在,更不感到拘束。
洋州三十景·冰池 心休忘物我,道胜一轩静。 隐几度朝晡,可嗟人畏影。 【注释】 - 心休忘物我:心中忘却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 道胜一轩静:在宁静的环境中修得道。 - 隐几度朝晡:以隐退的态度度过日常。 - 可嗟人畏影:感叹人因畏惧影子而感到恐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心灵宁静的追求和向往。诗中通过对“冰池”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