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籀
寄吕德元时为督府属二绝 稍费江南万侧厘,多誊符檄喻亡齐。 宽然折棰可入汴,已见票姚擒日磾。 注释: 稍微费事,在江南地区花费了巨大的努力。 多次抄写和传阅符檄文书,用来向齐国传达亡国的消息。 宽厚仁慈,能够以温和的态度解决纷争,使得汴州和平稳定。已经看到,通过票姚将军的计谋,成功地抓获了日磾这位重要的人物。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苏籀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欲澜秋水剪瞳人,愁绝春山俲玉真。”诗句中,首先提到的是“欲澜秋水剪瞳人”,这句诗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天水面波光粼粼、如同剪刀般裁剪着岸边人物的美景。这种描述不仅让人联想到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还带有一种深沉的情感色彩,似乎在表达一种无法言说的内心愁绪。 “愁绝春山俲玉真”中的“俲”应为“妆”。这一句则通过“春山俲玉真”这一形象的比喻,将人物的容颜比作春天的山峦
注释: 真态妖香自不言,斫冰修月妙无痕。 直须哜啜松风碗,岂患诗魔渴醉魂。 赏析: 首句“真态妖香自不言”,描绘的是茶花的真态和香气。这里的“真态”指的是茶花的真实形态,而“妖香”则是指茶花散发出的独特香气。诗人并没有直接描述这些,而是通过“自不言”来表达出对茶花的赞美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又深沉,使得读者更加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茶花的喜爱和敬仰。 次句“直须哜啜松风碗,岂患诗魔渴醉魂
读范龙阁五丈 范龙阁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字,这里指代张九龄。五丈:指张九龄的诗作《感遇》之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译文:读了范龙阁(张九龄)写的五丈诗。 注释: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泛指名山。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张九龄的崇敬之情。作者在读到张九龄的诗作《感遇》之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时,感慨万分。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熟美酣馨迸佳瑞,晕棱红碧化神工。 注释:形容芍药盛开时,色彩鲜艳、芳香扑鼻,仿佛充满了灵气和神韵。 根株肇自韩郎染,葩花人间一洗空。 注释:比喻这芍药之花,犹如人间仙境中的一种神奇花朵,它能够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金华邵氏面山临溪而居,又架木为亭,云林丘壑之胜趣乃兼得之。邵氏求其名,予诵东坡江郊诗,名之曰"茜绚"。 茂林翠巘碧潺湲,凉月白云飘素筵。几杖逍遥领其会,佳哉茜绚有馀妍。 【注释】 茂林:茂盛的树木。 翠巘:青翠的山峰和山崖。 碧潺湲:清澈见底的小河。 凉月:清冷的月亮。 白云:洁白如云的云朵。 缥缈:轻淡的样子。 几杖:拐杖。 逍遥:自在悠闲。 领:领悟。 领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会,理解。
注释: 不雨一绝:形容天象异常,没有下雨。 云将炮车来御敌:云将像古代用炮火攻击敌人那样,阻挡雨水。 雨师箭镞插于房:雨神的箭镞被插在房屋上,意味着雨势很大。 西成一颗望千滴:西边的天空中,一颗星星就能降下一千滴雨。 跋扈朱明未可量:跋扈的朱明,无法估量它的大小。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奇异的天气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首句“云将炮车来御敌”,以云为武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时必须结合题干提示进行。本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读范龙阁五丈”、“规略千条”、“佐佑艰难揣夷狄”、“似兹举措好为霖”。 【答案】 (其一) 九原英魄谁能作, 规略千条殆可寻。 佐佑艰难揣夷狄, 似兹举措好为霖。 (其二) 辅国勋庸在帝心, 扶颠力极有谁任? 欲令天下知恩重,
【注释】 鸟咮:鸟嘴。倾:倾倒,倾斜。蓝雨:指春雨。琼芳:即琼花,一种珍贵的花卉。雾冬昏:指云雾缭绕的冬天。肤雪:形容皮肤白皙如雪。壶中曜:指壶中倒映出的景象。养晏温:指培养和保持温暖。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一个景象:春雨过后,天空放晴,一片明媚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诗中通过描绘鸟嘴、春雨、琼花、雾气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的“一枝肤雪壶中曜”一句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二绝:两首诗。古风:指古代的风俗。未必:未必如此。操:掌握。老气:旧习、陈规。休祈:不要祈求。大吏:高级官吏。扪腹定无奇士术:扪腹,用手摸肚子,形容自得其乐。“定”字下着一“莫”,表示否定的语气,意思是说没有那些奇才异能。萧然:悠闲自在的样子。野人: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官场上失意后写的。前四句说自己虽已年近半百,但还保持着一颗童心,不追求当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