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嵩
诗句输出 自笑无机触事真,衰迟犹许望光尘。 译文输出 自嘲无法参与事务,但依然抱有一线希望。在这个国家如果有诛草之地,恳求借助风波激起干涸的鱼群。 注释说明 自笑无机触事真:自嘲无法亲自参与事务。 衰迟犹许望光尘: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有一丝希望和期待。 此邦若有诛茆地:暗示如果这个国家能给予他诛草之地,将是他重生的希望。 乞借风波起涸鳞:恳求借此机会唤醒那些干涸的鱼儿。 赏析
【注释】 城西:城边。野行:野外旅行。 淑景:美好的景色。 晓烟清露:早晨的烟雾和清凉的露水。 暗相和(hé):暗暗地相互配合。 催:催促。 新亭: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游赏的七律,诗中赞美了大自然春天的美景,并抒发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首句“三月西城淑景多”,点明了出游的时间是三月的一天,地点是在西边的城边。诗人用“淑”字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
注释 城西野行 其二: 细草疏花自在春,悠悠烟水似天津。 垂杨一径深深去,白鸟双飞不避人。 译文 在城南的郊外小路上漫步,我看见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那细细的绿草和稀疏的鲜花在春风中自由自在地生长, 远处的水面上弥漫着淡淡的薄雾,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带子, 仿佛是通往春天天津的一条道路。 路旁的垂杨柳枝条低垂,长长的影子映在小路上, 我沿着这深深的杨柳小道慢慢前行,
【解析】 “解嘲”即“自嘲”。诗题中的“堂”,是诗人的住所。此诗为《解嘲》组诗中的第四首。前两句写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留滞谁知此日心”意思是:不知何时能解脱滞留之情?“万事转头如堕甑”,意思是:人生万事皆如坠甑(瓦罐),转瞬之间已物是人非。末句“忘怀未得是微吟”,“微吟”即吟,是诗人自谦之词。全诗意在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与无奈。 【答案】 可堪时序苦侵寻,留滞谁知此日心。 万事转头如堕甑
《知府黄寺簿生日 其四》是宋代诗人释绍嵩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 诗句原文: 器度风标合出尘,高贤应总贵全真。 野僧何以伸谣咏,鹤算三千别有春。 - 译文注释: 1. 器度风标:指的是一个人的气度和风度,能与世隔绝,如同出尘一般。 2. 高贤应总贵全真:意指高洁贤德之人,应该享受最高的尊重和荣誉。 3. 野僧何以伸谣咏:野僧即隐居的僧人
注释: 1.谷口残春:指春天已经过去一半。谷口,山名,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 2.黄鸟稀:黄莺鸣声稀少。黄鸟,即黄莺。 3.野梅山杏:指野梅、野杏等山花。 4.暗芳菲:指花儿虽已凋谢,但香气仍然浓郁。 5.百千幽胜:指无数美景。幽胜,幽静秀美的景色。 6.相杂飞:指红白路花在空中交织飞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山中时所作,描绘了春天山林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在江湖中放浪不羁,还没有安定的住所。处世与追逐游鱼一样。只希望一生中都能如此自由自在,即使时世清明,也不关心自己的命运如何。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官场失意后的感慨之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渴望。诗人以逐队鱼比喻自己身处江湖之中,放浪不羁,没有安定的住所。而“但愿”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他对时世清明的期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关注
【注释】 解嘲十绝:指唐代诗人李白的《解嘲》十首诗。浩西堂:唐玄宗时宰相李适之,曾官御史大夫、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渤海郡公。后被赐死于家。 【赏析】 这首诗是借“解嘲”诗中的一句:“坎止流行,聊尔耳。”来讽刺自己的处境的。前两句说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做官了,所以也就不愁穷了;后两句说自己一生都随遇而安,就像一只随波逐流的小舟。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豁达和超脱
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和黄庭坚次韵》。 诗句注释: 1. 惠爱如春威似霜:形容黄庭坚(字鲁直,号东武居士)的性格和才华。他的恩德如同春天,威严如同冬天。 2. 家传活国:意指黄庭坚的家族世代相传的智慧,对国家有益。 3. 平章风物诗无敌:意为在描写自然景色方面无人能及。 4. 玉唾银钩十万行:比喻黄庭坚的诗歌作品数量庞大,犹如玉唾和银钩一样美丽。 译文: 你像春天一样温暖而又充满威严
【注释】 知府黄寺簿:知府,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州郡太守。黄是姓,寺簿,即司理文书的官员。生日:生辰,过生日的日子。 其九:诗中的“九”指第九首。射台星:传说中射箭技艺超群的人,天上有一颗星,名叫射星,所以这里以射星比喻知府。 仙籍高标第一名:仙籍,仙人的名册。仙籍高标,即仙班之首。 为语邦人休眷恋:告诉人们不要留恋。邦人,指当地百姓。休眷恋,即不要依恋。 北门卧护要耆英:北门,代指家乡或故乡